德讼律师团创始人、主任彭英武律师,德讼律师团合伙人、TMT法律事务部主任李嵩律师,德讼律师团合伙人、商标申请与诉讼部主任彭政霖携团队青年律师董惠律师、张芹、李萌出席了本次交流活动,同时出席会议的还有京师武汉行政人事总监潘玉女士。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湖北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刘介明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硕士生导师、湖北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孟奇勋副教授、胡神松副教授作为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交流会,同时参会的还有武汉理工大学20多名知识产权研究生。
会议由刘介明副院长的开场致辞拉开序幕。
刘介明副院长表示,理论研究能指导实务、实务案例能开拓研究思路,通过知识产权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在场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技能,更有利于他们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与定位。
刘介明副院长表示双方还将互商建立更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交流机制。
刘介明教授为交流会作开场致辞
交流会专题演讲部分,首先由孟奇勋副教授以《著作权诉讼中的若干问题思考》进行了主题发言,包括著作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问题、著作权职务作品与法人作品等。
孟奇勋副教授结合“五羊雕塑”、“董永与七仙女雕塑”等案系统地对司法实务中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及转换性使用的判例与理论进行了梳理,对著作权侵权、权利归属与判定证明标准的变化趋势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对在场的律师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律师在办的案件有重要参考价值。
孟奇勋副教授进行《著作权诉讼中的若干问题思考》主题发言
交流会的第二个主题发言,德讼律师团创始人、主任彭英武律师为在场的研究生们分享了《从法科生到专业律师的方法和路径》。
彭英武主任谈到京师武汉5年时间发展为200多人的律所,是法律市场大环境与律师行业的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谈到关于律师职业素质要求,要有像海绵吸收水分的谦虚心态、同理心、责任担当等;结合其放弃三一重工的工作经历及北漂经历、选择律师职业定位的发展轨迹,以及知识产权与投资中心(德讼律师团)团队定位为新经济、新产业的知识产权与商事法律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使命为致力于让创新更有力量的价值选择,说明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利用自身特点,做好定位,培育差异化的职业竞争力以及树立目标与坚持的重要性。
为在场的硕士研究生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并打开了新的思路。
彭英武主任为硕士研究生们分享《从法科生到专业律师的方法和路径》
交流会的第三个主题发言,德讼律师团合伙人、TMT法律事务部主任李嵩律师,作为在场硕士研究生的校友,为大家作了《律师执业发展规划与定位》的主题分享。
李嵩主任从其工科和专利代理人资格背景出发,结合其曾在海尔带领1000多人团队的管理经历,分别从为什么选择律师职业、规划定位需要考虑的要素,以及如何做好青年律师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强调兴趣、专业在职业发展之中的作用,并用“宽门”和“窄门”的比喻说明了定位细分领域的重要性,最后将自己认可的素质总结为“讲政治、守规矩、爱学习、勤工作”。
李嵩主任为硕士研究生分享《律师执业发展规划与定位》
在嘉宾发言和我们的分享结束后,进入到自由发言环节。
在场的硕士研究生们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对于知识产权律师的职业前景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困惑进行了踊跃提问,主题发言嘉宾以及京师行政人事总监潘玉女士、德讼律师团青年律师与在场人员进行了自由充分的交流与解答。
硕士研究生们踊跃提问
行政人事总监潘玉女士、德讼律师团青年律师在现场交流
最后,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硕士生导师、湖北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胡神松副教授对本次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评议,认为今天的理论与实务交流内容丰富,让他们近距离了解实践,对学校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都有参考意义,希望双方将来能开展更多丰富的交流活动。
胡神松副教授对本次交流活动进行总结评议
全体合影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