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办资质,15万补漏洞?当心!代办机构的‘低价’背后,暗藏挂靠、假社保、阴阳合同等雷区。建筑老板如何避开90%企业踩过的坑?贵州代办资质公司今天为您细细道来!

一、低价背后的隐形收费

1. 报价远低于市场价

若代办机构报价仅为市场价的30%-50%(如5万报价对应市场价15-20万),往往通过“加急费”“公关费”等名目追加费用。

避坑建议:签订《全包价协议》,明确列明所有费用(资质申报费、社保费、法律服务费等),拒绝模糊条款。

2. 虚假“包过”承诺

宣称“100%通过”的机构可能利用造假材料申报,导致资质被撤销且企业被列入黑名单。

避坑建议:要求机构提供住建局官网可查的电子受理回执,并核实其成功案例(带项目编码的审批截图)。

二、合同条款审核重点

1. 材料真实性责任划分

若合同未明确“材料造假由代办方全责承担”,企业可能独自承担资质撤销风险。

避坑建议:合同中必须包含“材料真实性由代办方全责承担”条款,并由律师审核。

2. 退款条件模糊

部分机构以“政策变动”等理由拒绝退款,需明确约定“无论任何原因未通过均全额退款”,并标注时限。

三、人员社保与业绩真实性核查

1. 社保与证书挂靠风险

挂靠人员社保与注册单位不一致,可能导致动态核查不通过(如外省工程师证书需提供本地社保流水)。

避坑建议:要求查验人员社保记录原件,并在合同中约定至少6个月的合规保证期。

2. 业绩造假刑事风险

虚构项目或PS合同补录“四库一平台”业绩,可能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避坑建议:要求代办方提供业绩业主方联系方式,并通过“赣服通”等官方渠道自助核验。

四、代办机构资质与服务质量验证

1. 查备案与成功案例

登录当地住建厅网站查验机构备案编号及有效期,要求提供近3个月的真实审批案例。

2. 后续服务缺失风险

资质办结后无年审提醒或法律支持,可能导致因人员流失被撤销资质。

避坑建议:选择包含“2年法律顾问”的服务,覆盖动态核查和行政处罚应对。

注意

注册地址合规:虚拟地址申报会被驳回,需代办方协助租赁真实办公场地并提供房产证明。

办理周期控制:若机构多次以不明确理由拖延,可能涉及骗取多次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