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政府奖励4万元、为完成专利申请指标不惜批量“造假”、一个专利事务所代理大量“垃圾专利”而被列入“黑名单”……
近期,记者调查发现,地方政府在推动专利工作中“数字冲动”明显,企业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项目而编造和购买专利的乱象不止,部分单位重数量轻质量、专利成果转化难。
乱象频出导致创新价值观被扭曲、创新秩序被扰乱,许多企业申报专利的目的背离设立知识产权制度的本意。记者在高校、企业和专利事务所采访时,一些企业家和学者对当前一些伪创新现象表达了不满。
专利数量暴增是喜还是忧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17》报告显示,世界各地2016年提交了310万件发明专利申请,其中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增长量占全球总增量的98%。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自2011年起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中国的受理量更是超过了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专利局四方受理量的总和,占全球总量的42.8%。
专利数量的暴增,究竟是喜是忧呢?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广海认为,随着我国研发投入的增长、创新能力与专利意识的提高,专利数量必然有相应的增长。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7年在欧洲专利局申请了2398项专利,位居全球第一。
过去,大多数企业重产品轻研发、重市场轻技术,导致总体专利储备不足、核心竞争力缺乏,现在都开始围绕知识产权做文章,向知识产权密集型转变。以江苏为例,好孩子、宝时得、科沃斯等一批专利大户所属行业分别为婴童用品、机电设备等。
但是,攀升的专利数量正在脱离我国创新能力的真实情况。
据《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我国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为6.2年,与国外10年左右的平均水平相比,有不小差距。
“专利维持年限短说明专利质量较低,当收益低于维护费用,专利权人就会放弃。”吴广海说,“所以,抛开质量仅谈专利数量增长没有意义。”
记者在调查中听到一种声音:政府对专利施以必要的引导是对的,但是一些地方的不当资助、盲目追求数量,导致非市场因素成为申请专利的主要动机,专利数量增长而质量没有同步提高,严重背离了专利制度激励创新的本意。
怪象频出扰乱创新秩序
专利的“利”字,说明其中有巨大的利益,专利权人可通过独占或许可获利。但是,有一些人却动起歪脑筋,在专利申请、授权和转让过程中谋取不当利益。
在东部某市,企业获批一项发明专利授权当地政府补贴4万元。如此高额的补贴一是源于上级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二是兄弟城市补贴政策攀比、金额不断加码所致,该省各市对于发明专利的补贴力度从2万元至4万元不等。
重奖之下不仅有勇夫,还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2017年,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事务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入重点监控对象名单,同行称之为“黑名单”,主要原因就是代理的垃圾专利太多,一年申请专利1.4万余件,而授权率仅为1.9%,注水严重。
而在邻省的另一城市,政府补贴力度虽然不大,但是对企业专利的“包办”不输他人。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每到年底,该市没有完成指标的区县政府会直接购买发明专利,或安排专利代理机构集中编写发明专利申报书。
这样的专利质量怎么样,地方政府和企业心知肚明,但是他们需要的只是专利数量的增长,至于是否能授权或转化,并没有人在意。
在各种排名压力下,不少地方政府明确提出增加专利数量的种种“计划”,如广西的“发明专利倍增计划”等。为了提高专利数量,全国各地方政府几乎都出台了名目繁多的财政资助专利申请政策。
记者通过查询得知: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简单换算可知,2016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21万件。而2016年我国发明专利受理量为133.9万件。也就是说,2016年有12.9万件发明专利没有缴纳申请费。
“这些没有缴费的发明专利,恰恰说明申请动机有问题,只是为了完成考核指标或是骗取政府奖励补助资金。”吴广海直言不讳地说,这些怪象扰乱了创新生态,浪费了社会资源,也影响了决策部门对科技进步的客观认知。真正创新的企业受到打击,善于投机的企业钻了空子,还有一些企业以为通过“编一编”就能拿到政府奖励或是获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项目,以为这就是政府大力推动的“创新”。
收紧审查杜绝垃圾专利
专利是法律赋予发明创造者的市场独占权利。
但是,快速增长的专利数量,却逐渐透出浮躁的心态和失准的规范:
企服快车面部分地方政府想通过“数字成绩”垒高创新能力,另企服快车面许多企业借助专利数量包装自己,吸引更大的市场投资及订单。更加值得警惕的是,在专利申报、交易环节,“黑色产业链”已经滋生蔓延:
一些代理机构打着专利运营的旗号,编写无用的“垃圾专利”,卖给有需求的企业,或是帮助地方政府应付考核指标,只能看不能用的专利成果大行其道,本应用于激励创新的国家财政资金,反被政策投机者掠取。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知识产权分析师宋刚告诉记者,撰写一份高质量专利的申报书至少需要一周时间,而编写不需要保护范围不要授权结果的“垃圾专利”就容易得多,只需在网上抄抄改改,一天就能写很多份。鱼龙混杂的代理市场,还导致专利代理运营机构品牌建设困难重重,弱专利、伪创新大行其道,并帮助一些企业和高校院所在一些认定和验收中蒙混过关。
吴广海认为,回归专利制度初心须竖立正确导向。首先,政府应淡化数字指标,从严审查发明专利申请,对于将专利数量作为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依据作出严格限制。
其次,改变财政奖励补助资金的使用方式,停止资助专利申请,制止地方不当补贴,直至取消专利申请费用的财政资助。
第三,提高专利侵权赔偿力度,目前国内法院针对侵权案件平均判赔数额是8万元人民币,而美国是450万美元。无保护则无权利,无权利则无价值,无价值则无创新。
记者注意到,从去年开始,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开始收紧发明专利审查尺度,许多省份发明专利授权量在连续增长后,开始出现下降态势;江苏等专利大省提出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让市场成为评判专利质量的唯一标准,帮助地方和企业摆脱“数字冲动”回归质量先行。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