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企业都想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因为认定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很多政府资助政策,为公司创造很多便利条件。
但是,很多企业对于高企认定的条件却比较迷糊,今天智多兴知识产权小编为大家解读一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六个必要条件,希望对大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有所帮助,成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获得政府资助!
一、核心知识产权
⑴认定条件: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⑵条件解读:此要件重点在“拥有”和“核心”,企业必须拥有核心资助知识产权,其中近三年是指申报当年以前的连续三年,不含申报当年。
核心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非简单改变产品图案和形状的外观设计(主要是指运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方法,经过研究和开发过程得到的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
独占许可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技术接收方对协议约定的知识产权(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享有五年以上排他的使用权,在此期间内技术供应方和任何第三方都不得使用该项技术。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所指的核心自主知道产权须在中国境内注册,或享有五年以上的全球范围内独占许可权利(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期应在五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期内),并在中国法律的有效保护期内。
二、高新技术领域
⑴认定条件: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
1、电子信息技术
2、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3、航空航天技术
4、新材料技术
5、高技术服务业
6、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7、资源与环境技术
8、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⑵高新技术企业必须从事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产品(服务)应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脱离了这个范围,从事其它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不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即申报企业所从事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技术方向。
三、人力资源构成
⑴认定条件: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⑵条件解读:研究开发人数的统计主要是统计企业的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企业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来鉴别。
对于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
其中,企业科技人员是指在企业从事研发活动和其他技术活动的,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的人员,包括直接科技人员及科技辅助人员;企业研究开发人员主要包括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研究开发项目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具有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中一个或一个以上领域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在研究人员指导下参与试验、测试等工作的人员)和辅助人员(参与研究开发活动的熟练技工)三类。
四、研发费用投入
⑴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⑵条件解读:企业应达到一定的研发投入强度,重点在研发活动确认和研发费用归集2个方面。
研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活动。
企业申报的研发活动(项目)判断方法有行业标准判断法、专家判断法、目标或结果判定法(辅助标准)三种。
研发项目是指“不重复的,具有独立时间、财务安排和人员配置的研发活动。”企业的研发费用是以各个研发项目为基本单位分别进行测度并加总计算的。
企业在申报实务操作中可以依据指标数据倒推提报企业的研发项目,对应填报申请书的《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表》。
而研发费用的范围包括直接研发活动和可以计入的间接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申报企业应设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研发费用辅助核算账目,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
企业在申报实务操作中可以依据指标数据倒推,归集所填报项目的研发费用,并由中介机构出具专项审计报告,对应填报申请书的《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
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⑴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⑵条件解读: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研发活动,形成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并由中介出具审计报告。
其中,技术性收入主要包括:
①技术转让收入(企业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贸易、技术转让所获得的收入)、②技术承包收入(包括技术项目设计、技术工程实施所获得的收入)、③技术服务收入(企业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数据系统等为社会和本企业外的用户提供技术方案、数据处理、测试分析及其他类型的服务所获得的收入)、④接受委托科研收入(企业承担社会各方面委托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及新产品开发所获得的收入)四类。
六、指标评测
⑴认定条件: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⑵条件解读:四项指标是用于评价企业利用科技资源进行科研创新、经营创新和取得创新成果等方面的情况,采取加权记分方式进行评测打分,申报企业须达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
①核心自主知识产权(30分)。
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指标评测的是企业拥有的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不含商标)。
同一知识产权在国内外的申请、登记只记为一项。
若知识产权的创造人与知识产权权属人分离,在计算知识产权数量时可分别计算。
专利以获得授权证书为准。
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0分)。
此项指标评测企业最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
同一科学技术成果在国内外的申请只记为一项;技术成果转化的判断依据是企业是否以技术成果形成了产品、服务、样品、样机等。
购入或出售技术成果以正式技术合同为准。
此项评价可计入技术诀窍,但价值较小的不算在内。
③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20分)。
主要以申报企业是否制定了研究开发项目立项报告;是否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是否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活动;是否设有研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是否建立了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等共计5 项指标进行评测。
申报企业要就上述指标项提供辅助材料说明。
④企业成长性(20分)。
此项指标是对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总资产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的评价(各占10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净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1/2(第二年末净资产÷第一年末净资产+第三年末净资产÷第二年末净资产)-1净资产 =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应以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会计报表期末数为准。
(2)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1/2(第二年销售收入÷第一年销售收入+第三年销售收入÷第二年销售收入)-1企业净资产增长率或销售收入增长率为负的,按0分计算。
第一年末净资产或销售收入为0的,按后两年计算;第二年末净资产或销售收入为0的,按0分计算。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