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发展效益显著介绍《品牌战略白皮书》显示,成都市品牌经济贡献率保持高位运行,对高端产业的聚集功能和“乘数”效应逐步彰显,对促进城市产业创新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3年,全市69家驰名商标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600亿元。
成都市以地理标志品牌为纽带,积极推广“品牌+基地+龙头企业”的新型产业化模式,从“品牌助农”到“品牌富农”,推动都市现代农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催生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截至2013年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534户,产业化带动面已达90.16%,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
品牌战略的有效实施,成功引领成都企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型。
2013年,成都市第二产业驰名商标累计达43件,占驰名商标总量的57.3%。
康弘、地奥、科伦等品牌企业巩固了成都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研发和生产的核心孵化地位,川大智胜、光明光电等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头雁,带动一大批代表产业高端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集中落地,加快培育了“产业升级”战略的新兴增长点,积聚形成了“稳增长”的强劲动力。
截至2013年底,成都市有现代服务业驰名商标累计达14件,四川省著名商标55件,四川服务名牌24个。
城市品牌
全方位注册保护
成都市还着力推进品牌战略向更高层次提升、向更宽领域拓展,强化城市品牌建设和历史文化公共品牌保护。
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和“世界华商大会”两大国际财经盛会先后在蓉举办,成都———“财富之城、成功之都”的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为预防恶意抢注、随意使用“财富之城 成功之都”,成都市相关部门迅速启动了城市品牌保护工作,全方位开展“财富之城 成功之都”商标注册申请,覆盖商品和服务项目460项,并制定了《“财富之城 成功之都”城市品牌商标使用管理办法》。
同时,成都全面筛选历史文化品牌注册保护名录,编制了《成都历史文化公共品牌保护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各区(市)县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公共品牌建设,已有13个区(市)县启动了商标注册保护工作。
都江堰市对“青城太极”、“灌县古城”系列商标进行梳理和注册保护;新都区重点开展了“说唱之都”、“新繁东湖”、“宝光寺”、“升庵桂湖”等6个历史文化公共品牌的保护;金牛区在65个商品(服务)类上申请了65件“交子”系列商标注册;崇州、彭州、双流、新津启动了街子古镇、黄龙溪、白鹿镇、宝墩等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项目的清理归类及商标注册保护。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