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度烤肉”到“百度汽车”再到“百度商标公司”,这些和百度毫无关系的公司竟公然“碰瓷”,简直是“抱着老虎喊救命”。
百度素有“中国谷歌”之称,2000年1月创立于北京中关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也是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占据了国内搜索引擎领域70%至80%的市场份额。
经过多年稳步发展,百度在中国相关公众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其中第1579950号“百度”商标,更多次被认定为驰名商标。
都说“人红是非多”, 但“标红是非更多”。
百度公司近年来针对侵犯“百度”商标的公司数次提起诉讼,如“北京百度烤肉”,“福建百度汽车”、“南京百度酒吧”等,通过判决百度获赔金额超过1200万元。
近日,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与温州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审法律文书公开,百度方面再度胜诉,获赔60万元。
一家和百度八竿子打不着的公司,竟然叫“百度商标公司”?被判赔60万冤不冤?
判决书显示,百度称,被告从2007年成立至2021年变更企业名称,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侵权第1579950号“百度”商标。
被告攀附百度声誉,利用涉案商标的知名度吸引相关公众注意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削弱了涉案商标的显著性,给百度利益带来损害,造成市场混淆和公众误认,构成不正当竞争,索赔500万元。
被告公司辩称,该公司注册规模较小,业务规模有限,至今徘徊在倒闭边缘,说明“百度”商标的宣传效应并未彰显。且作为独立公司,被告与原告并无关联关系,亦不会引发混淆误认。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在明知原告涉案商标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情况下,仍未经许可复制该商标使用,构成对涉案商标的侵害。
被告将涉案商标作为原企业名称字号登记使用,并将其作为公众号账号名称及作者名称,具有攀附他人商誉的故意,易导致公众混淆误认,构成不正当竞争。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向原告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6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被告公司是在被百度投诉举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作出行政处罚的5个月后,才更改了公司名称。
经查询,百度在线网络共申请注册商标15754件商标,其针对核心商标“百度”更是做了全类别注册,其知识产权布局堪称神级,这也是其“打假”战绩全胜的一大原因。
近年来,“傍名牌”“搭便车”的现象极为普遍。应对此种乱象,通过法律诉讼手段维权是为数不多的方式之一,但这种方式不仅耗费精力,更需要较长时间完成,也就导致了侵权成本较低,维权成本过高,侵权行为屡禁不止。
因此,企业除了借助职能部门打击侵权行为外,自身也应有相应的应对和预防措施,即不断完善自身的商标布局,当确定商标名称后,第一时间申请商标,构筑商标布局的“护城河”。
同时,我们也要再次强调,企业选择原创性高并富有特色的品牌名,才是品牌发展的长久之道。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