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由中国国家版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办的研讨会上,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非洲区域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及20余个国家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民间文艺之美,交流了版权开发对于民间文艺适应当代市场需求的巨大作用,同时分享了其所在组织和国家保护民间文艺的实践,表达了期待更多、更广泛开展国际间民间文艺交流与保护的呼声。
助力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激发创造力,进一步增强文化多样性。”研讨会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助理总干事爱德华·夸夸表示,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对于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着重要作用。
巴西国家原住民博物馆特别项目协调员野村正治介绍,巴西土著人有305个不同的民族,创造了特色鲜明的文化,为了保护和推广这些民间文学艺术,巴西建造了原住民博物馆用以展示,还建立了数据库,方便查询民间文艺作品信息,土著人还可以访问数据库并且编辑完善数据库当中的作品。
色彩斑斓、纹样独特的肯特布受到非洲多个国家人民的喜爱。
加纳司法部部长办公室高级项目专员加里奇·阿达努介绍,肯特布是加纳人用丝线、人造丝或棉线手工编织的织物,肯特布上的图案和肯特布成品都有特定的内涵,通常与谚语相关,揭示了加纳文化和传统思想、习俗、规范及信仰,已经成为漂泊海外的非洲人与故土的联系纽带。
通过版权开发设计,肯特布制作的服饰受到市场欢迎。
如今,在毕业典礼、国际会议等重要场合都能见到由漂亮的肯特布制作而成的围巾、衣服。
摩尔多瓦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际关系和欧洲一体化司首席专家维多利亚·赛韦林则展示了现代设计如何再现传统纹样的魅力。
她介绍,在摩尔多瓦,瓦伦蒂娜·维德拉什库和玛丽亚·克里斯蒂亚两位时装设计师将传统纹样用在日常T恤、裙子上,配合薄纱等设计,让服装兼具传统与现代之美,而且极具实用性,很受市场欢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胡开忠长期关注中国民间文艺版权开发与保护。
研讨会上,他介绍,在中国,民间文艺版权转化已经有了许多成功实践,政府推动积极发掘各乡村中的优秀民间文艺,推动民间文艺进行经济转化,打造有民间文艺特色的乡村经济,即打造有民间文艺特色的美丽村落、发展文化旅游业等。
同时,依托民间文艺发展文化产业和乡村实体经济,转变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挖掘发展乡村手工业、文化产业。
积极推动各地优秀民间文艺交流,开展电影、舞蹈、音乐等各种形式的民间文艺展示会、交流会、电影节和音乐节等。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地温州在2023年11月被予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
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梅阳介绍,在民间文艺版权开发与保护方面,温州市成功梳理了1600余项民间文艺项目,收录了19330件民间文艺作品,电子化归档了5.7万多件版权作品,整理了5503件民间文艺衍生作品。
温州市还在版权金融创新方面大胆探索,推动版权价值的金融化。
如发布《关于积极推进版权质押融资创新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创新推出“瓯版贷”等版权质押融资产品,以解决文创企业的融资难题,实现版权资源与金融资本的对接等。
温州通过温州市创意设计大赛、“市长杯”设计大赛、“梅源杯”中华传统节庆礼品版权设计大赛等赛事创造了超6000万元的作品转化价值,苍南钢雕项目更是通过版权登记,助力企业产品远销海外,实现了22.2%的产值增长,成为文化产业与经济效益融合的典范。
着力平衡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民间文艺承载着世界各国悠久、独特的文明,但民间文艺作品的创作者或者拥有民间文艺遗产的族群却面临难以从中获益的问题。
研讨会中,来自多个国家的嘉宾对此进行了交流。
非洲区域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和相关权利负责人莫琳·埃斯特·方多介绍,非洲大陆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传统服装异彩纷呈、民间手工艺制品特色鲜明,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
然而,这些财富不一定能够找到明确的归属者,因为民间文艺作品往往是经过长久的时间传承下来的,是族群共同的财富。
因此,非洲区域知识产权组织推动当地社区用知识产权手段保护这些财富,如进行版权登记等,这样能让拥有这些财富的社区获得应有的回报,同时能够拥有维权的依据,以保护文化财富。
肯尼亚司法部总检察长办公室国际法处首席法律顾问凯瑟琳·布尼亚西·卡胡里亚则介绍,马赛人的珠饰、传统毯子闻名世界。
然而,国际品牌在使用时,往往没有对社区或国家作出补偿,因此马赛人提出了知识产权倡议,旨在保护马赛文化,倡导在商业使用马赛文化符号时达成公平补偿协议,确保利益回归社区。
版权制度在作品保护方面的效用,让柬埔寨商务部知识产权司副司长雷西·劳感叹:
版权是促进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必要工具,通过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创意技能、以商业化促进地方文化创造,可以推动整个社会共享文化利益。野村正治则结合巴西的情况分享了自己的进一步思考,即集体的知识产权目前已有得到保护的例子,但是仍然面临产生的利益很难与集体文化的创造者共享的问题。
同时,民间文艺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值得关注,一些民间艺术创作需要用到动物制品,如何平衡物种保护和手工艺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值得国际社会交流和探讨。
期待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民间文艺更好发展
保护和发展民间文艺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诉求,研讨会上,多国嘉宾分享了各自实践。
凯瑟琳·布尼亚西·卡胡里亚介绍,肯尼亚在宪法中承认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并鼓励促进相关文化权利。
马来西亚知识产权委员会助理总干事拉川·胡先则介绍,在马来西亚,国家遗产法会涉及保护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财产的内容。
加里奇·阿达努则介绍,肯特布在加纳受到版权法的保护,对肯特布的保护由民俗委员会管理。
除了作为民俗受到保护以外,肯特布也作为加纳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对肯特布的使用会受到管控。
严格的管理制度令肯特布所有者和社区获益,此举有利于促进肯特布可持续发展,为肯特布生产者带来经济利益。
中国国家版权局自2021年起,分四批在全国选取了4个省级、18个市级和12个县级地区作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这些试点地区中,有的已经尝试用法律法规保护民间文艺并促进其发展。
比如,贵州省颁布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对“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内容范围、保护原则、抢救与保护、推荐与认定、开发和利用、保障措施及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荣书琴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民间文艺的版权开发与保护提供了方向。
基于传统的民间文艺,需要进行版权开发创造,推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能够为当代人提供价值的产品。
此次研讨会提供了展示民间文艺版权开发和保护的优秀案例的平台,推动了国际间的深入交流和探讨,有利于形成合力,为民间文艺的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