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会议明确,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要继续有针对性加强支持。
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截至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总数超过44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9500万户,成为我国就业主力军。此次会议从三方面部署多项举措,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
一是进一步落实“六稳”“六保”政策,保持必要支持力度。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措施。加大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普惠金融力度,引导扩大信用贷款、首贷、中长期贷款、无还本续贷业务规模,推广随借随还贷款。研究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减轻企业占款压力。
二是多措并举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对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支持大型企业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用市场化办法引导供应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配套协作,做好保供稳价。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支持各地按规定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给予稳岗就业补贴。督促引导平台降低过高收费、抽成及新商户佣金和推介费比例。
三是加强公正监管。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清理废除歧视、妨碍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政策和法规。深入推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依法查处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恶意补贴、低价倾销等行为。整治各种乱收费乱罚款。
同时,做好基本保障兜底,推动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放开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探索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马彬表示,小微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活水”,去年以来,不少企业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此次会议部署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措施、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等,将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资金压力,更好助力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品种价格连创新高,让不少小微企业感到“压力山大”。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下游制造业经营成本上升,影响行业效益。但随着价格信号对原材料生产流通的引导作用持续释放,大宗商品价格将逐步回归供求基本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说。
今年以来,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相继落地。不久前,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推出12项服务措施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措施,打造“点线面结合、中长期兼顾”的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模式,加强诉求收集快速响应、重点行业重点帮扶,帮助小微企业稳发展、行长远。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