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方称,其于2007年9月、2008年7月、2008年8月分别获得了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的涉及不同领域的“拍客”商标专有权,包括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编程、电子出版物、网站等相关类别。
而新浪从2012年底开始,推出“拍客”客户端、“拍客”小助手等程序软件,这些软件可以在新浪网、新浪微博上 点击下载,安装到用户的智能手机上,并与新浪微博直接互通。
原告认为,新浪的行为侵犯了其享有的商标专有权,要求新浪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300万元。
新浪否认侵权。
“‘拍客’经广大网友使用,已经成为通用词汇,原告无权垄断该词汇,禁止他人合理使用。”新浪律师刘铭当庭提出反对意见。
刘铭解释, “拍客”指在互联网时代下,利用各类照相机、手机或DV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摄的图像或视频,通过计算机编辑处理后,上传网络并分享、传播影像的人群。
早在 2005年就有相关“拍客”网站出现,央视、优酷网等媒体也大量使用“拍客”一词,所以应认定“拍客”一词已经进入公共领域。
另外,新浪拍客主打的商标还 是新浪特有的标志,不会造成用户混淆,所以新浪没有恶意使用他人商标的主观故意,不构成侵权。
法院审理后认可了新浪的答辩意见。
判决书中写道:类似“×客”的称呼由来已久,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催生了一批“×客”的新称呼,如“黑客”、“博客”等,“×客”的组词方式逐渐成为网络热门新词的产生方式,“拍客”一词正是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
法院认为,也许原告在注册“拍客”一词时,该词汇有一定的显著性,但是该词汇并非原告独创,而是网民智慧的结晶,由于网民普遍使用该词汇,导致该词汇 商标显著性明显减弱,可以认定“拍客”已经成为通用词汇,他人在通用范围内使用“拍客”词汇,而不是作为商标使用,不造成相关公众混淆,就不应认定为侵犯 商标权。
小标说法
网络热词会冲击商标的显著性
一个注册商标竟然“败给”了词汇使用量?这是该案的独特之处。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热门词汇屡见不鲜,而且传播极快、极广,那么这些词汇是否会改写注册商标的垄断“特权”呢?
“当一个词汇被大量使用,成为社会公认的描述性词汇,那么就可以被认定为通用词汇,如果以该词汇注册商标,那么该商标的显著性就会受到冲击。”代理该案件的刘铭律师这样认为。
小标介绍,商标法要求商标具有显著性、独特性,并且禁止使用商品的通用名称来注册商标,例如“木糖醇”口香糖、“双黄莲蓉”月饼等都是不受保护的商 标,因为“木糖醇”、“双黄莲蓉”都是通用词汇,不能和其他商家的商品做以区别。
因此,一个有效的商标如果使用不当或保护不力,也有可能退化为通用名称, 从而丧失商标保护。
企服快车商标转让网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