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美国《商业周刊》和国际品牌公司联合公布的当年“世界百强品牌价值排名”中,美国58家公司进入排行榜,而中国公司已连续6年无一入选。
据有关专家解释,《商业周刊》和国际品牌公司对入选“世界百强品牌”有3点基本要求:
品牌价值必须超过10亿美元;至少有1/3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有公开的营销和财务数据。《商业周刊》关于品牌价值还考虑了该品牌在未来5年的市场领导力、品牌稳定性以及全球普及率。
品牌无形资产在企业实力中占据重要分量。
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世界上各类名牌商品约8.5万种,其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占90%以上的名牌所有权。
在世界市场,名牌商品所占比重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占比超过50%,个别行业(如计算机和软件)占比超过90%。
无论《商业周刊》和国际品牌公司,还是《福布斯》和WPP集团每年评出的全球品牌百强中,美国的“可口可乐”都榜上有名甚至曾位居第一。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不久,可口可乐抓住机遇重返中国市场。
2012年2月,可口可乐公司大中华区及韩国区总裁鲁大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顾,从1981年北京五里店的首条生产线投产,至今在中国大陆已有41家企业,在华累计投资达50亿美元,员工总数达5万名。
在饮料市场,曾控制国内市场的“8大名牌”已有7家被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收编”。
很多跨国公司对中国品牌的策略几乎都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买,买了之后就束之高阁”。
天府可乐曾占全国可乐饮料市场的80%,纯利润约1000万元,总资产近亿元。
1994年与百事可乐合资后,天府可乐所占份额从50%减少到2005年的1%。
本土企业之间缺少合作甚至内斗,严重削弱了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著名品牌“健力宝”由于投资者与经营者各打各的算盘,结果造成品牌在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之时迅速衰落。
知名的“上岛咖啡”也曾因为股东之间的混战,被迫经历了持续多年的诉讼,最后,商标权利人虽然赢了官司,但品牌早已元气大伤。
2008年三聚氢胺事件发生前,国有品牌奶粉市场占有率是60%。
近年来,外国奶粉乘虚而入并在中国市场上快速扩张,从原奶基地到乳品生产加工再到销售网络,整个奶业链上都有洋奶粉“攻城略地”的身影。
2011年,进口奶粉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外资品牌占据了中国内地奶粉市场的50%以上。
据中投顾问报告显示,“洋品牌”奶粉在高端奶粉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初的70%上升到目前的85%。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奶粉原料价格持续走低,而中国进口“洋奶粉”价格却上涨3倍。
目前,我国饮料业有5个品类、还有24家企业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但这些品牌都面临外企的激烈竞争。
例如,创于清道光年间的“王老吉”凉茶,到2012年已有184年的历史,在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王老吉”商标注册工作,是中国驰名商标。
但是,广药集团因无力经营“王老吉”,2000年与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商标许可协议》,授权鸿道(集团)有限公司使用“王老吉”商标10年;
2002年双方签订“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使用期限变更为20年;
2003年双方又签订了《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规定了相关的续展和备案事宜。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2010年5月2日以后鸿道(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加多宝公司不具有“王老吉”凉茶的生产经营权,要求其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在“王老吉”商标权争夺战中,双方都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精力。
上海交通大学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余阳明表示,在我国现存的老字号中,像“王老吉”这样能通过市场运营重获新生的数量并不多,因此要更加专注于品牌建设的长期投入与悉心呵护,不要出现下一个“健力宝”。
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估计,未来5年,我国饮料总产量将保持12%~15%的年均增速扩展,其中茶饮料、蛋白饮料的发展势头迅猛。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总裁鲁大卫表示,“2012年至2014年,可口可乐整个系统已确认将在华追加40亿美元投资。”中国饮料企业和品牌仍将面临外企和品牌的激烈竞争。
在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中,外企和品牌占比都很大。
据统计,1981年到2010年间,中国出口累计增长的55.42%,进口累计增长的53.75%都来自外资企业,有的年份,中国对美国和日本出口中,外资企业出口占比分别高达70%和80%以上。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2011年11月在《文汇报》发表题为《面向入世第二个十年》的文章中指出: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超过95%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超过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指出,我们如果继续这个发展模式,中国永远只能在巨大的出口中赚得辛苦钱,说到底还只是出口廉价劳动力。
这样一种分工结构是不可能获得更高利润和真正提升国际地位的。
他认为:“未来中国的发展要以国内资源、国内企业、国内技术为基础,真正提升中国的国际经济实力。”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