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遏制“知识产权流氓”,2月17日阿里巴巴召开知识产权投诉分层论证研讨会,拟将平台投诉方分为优质、普通、劣质和恶意四类,从而配备不同的处置机制和资源,“让宝贵的打假资源用在刀刃上,让 知识产权流氓 无处碰瓷”。
数据显示,2016年阿里巴巴全平台知识产权投诉商品量2千万以上,其中申诉成立率高达49%,涉及卖家数约20多万,总成交影响5亿以上。这也就意味着,至少有20多万卖家都差点被“冤枉”。
更可怕的是,有1531个投诉方发起的投诉占到了投诉总量的0.59%,却占据申诉成立总量的80%,这说明大量申诉成功案例高度集中在极少部分投诉方身上。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正是“知识产权流氓”的恶意投诉。
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知识产权保护总监叶智飞表示,正在考虑推出知识产权投诉分层机制,将投诉方分为优质、普通、劣质和恶意四类,每一种配置不同的处理机制和资源,并将大幅提高“恶意投诉”的举证门槛,希望通过分层运营减少卖家损失,有效保障优质投诉方的权益。
会上,业内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陈永伟认为,现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太快,很多事情是跑到了立法前面,很多的事情平台本来不应该管,但是不得不管,“一些侵权商品在网上卖,你可以说这是法院的责任,但是市场不会考虑这个问题,这可能是电商平台面临的根本难题”。
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李明德认为:“在知识产权规则来说,中国是拿来者,但在互联网和电商领域,中国有可能成为相关规则的创立者和出口者。”
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副主任张韬略建议,“恶意投诉是市场孕育出来的东西,还是让它们回到市场中去,譬如商家的损失,可以用市场的方法去解决”。
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教授呼吁,净化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商业环境任重道远,打击“知识产权流氓”不是说单单靠网络平台商就能够解决的,需要社会各界大家共同来努力。
图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投诉分层机制研讨会会议现场
图说:阿里巴巴集团平台治理部资深经理谷俊
图说: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知识产权保护总监叶智飞
(原标题:阿里拟推投诉分层机制 让“知识产权流氓”无处碰瓷 - 中国日报网)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