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消费,应当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之一。普通消费者支持厂商依法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在你来我往的争夺战中,别忘了照顾到普通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近日一些外地消费者爆料称,在北京的核心商业区王府井金街上,竟有8家稻香村专卖店(柜台),让人搞不清到底哪家是正宗的老北京稻香村糕点。记者探访金街发现,这些店中,苏州稻香村和另一家名为“京稻”的特产集合店及百货大楼地下一层的北京稻香村专柜正在进行“火拼”,经销商和生产厂家向记者各诉原委(10月18日《北京青年报》)。
关于知名商标“稻香村”的争夺由来已久,北京稻香村和苏州稻香村曾为此打得不可开交。王府井8家稻香村分属三厂家,正是商标之争的一个缩影。稻香村注册商标究竟应属于谁,相关商业权益如何划分,作为普通消费者,无法作出判断,只求明明白白消费,不要被误导欺骗,能够买到自己真正心仪的那一款稻香村糕点。
从维护自身商品独特性角度而言,既然几个稻香村厂商都认为商标归属于自己,那么理应在商品售卖过程中提示消费者,申明自己与其他稻香村并非一家。然而,现实中几个稻香村厂商只顾商场较劲“火拼”,在对消费者的帮助提醒方面,都有所欠缺。他们不仅门店风格等类似,生产的商品也大同小异,消费者仅从外表看难以分辨。这让消费者购物时如同雾里看花,找不到真正想要购买的品牌商品。
举例说来,消费者本来准备购买北京稻香村的商品,却误入苏州稻香村门店并消费——在当前稻香村之争形势不明朗、双方门店势力犬牙交错之时,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发生。这时候,消费者的消费并不符合其真实意愿,有可能已被误导或欺骗消费。原本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好的商标争端,一味在市场较量中恋战,代价是消费困扰,牺牲的是一个清爽的消费环境。
明明白白消费,应当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之一。但在几家稻香村的商标之争中,各方打得热火朝天,消费者也被搅得晕头转向,消费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这其中,或许有厂商故意而为,意图通过混淆品牌概念打开销路,吸引更多消费者;也或许是厂商过度沉醉于商标战,忽视了对消费者的提醒引导。总之,稻香村商标之争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难度和风险,是不争的事实。
究竟“稻香村商标权益应属谁”,可能需要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来作出裁决。普通消费者支持厂商依法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在你来我往的争夺战中,别忘了照顾到普通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应通过有效策略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否则,稻香村商标之争的有关各方一味地好勇斗狠,无视消费者的权益,最终必定会付出沉重代价,乃至使稻香村这一百年老字号品牌蒙尘。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