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以前进入中国市场仅注册英文商标“Hermes”的爱马仕,在发现其中文商标名称被达丰制衣有限公司抢注后,找到中国商标评审委员会 (下称“商评委”)要求撤销,但被拒绝。此后爱马仕又将商评委告上法庭,理由是自己的中文商标属于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但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然维持商评委的原判。
屡次碰壁的爱马仕,对于这样的判决,显然还不服气。
不管最后的判决如何,持久的拉锯战,着实给其他存有同样隐患的奢侈品牌敲响警钟。如原历峰集团企服快车区首席执行官、顾腾顾问公司创始人Francis Gouten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所说:
“所有的品牌必须谨记,在中国要重视保护中文商标名字。”奢侈品牌“大意”
但和爱马仕存有同样疏忽的品牌还不是少数。当它们看到其中文商标出现在大街小巷的店铺里时,才如梦初醒。目前,达丰制衣在领带、婴儿服、泳衣产品上标注的爱马仕中文商标是有效的,只要不在鞋子、服装和袜子等超出核准范围的产品上标注,就不构成侵权的问题。
究其疏忽的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对本报记者分析:“公司欠缺商标上的国际化战略,以为一个英文商标就能行遍全世界,但商标品牌有着高度的地域性。而随着中国市场在其全球市场中战略地位的凸显,中文商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对于诸多奢侈品牌而言中国市场都是其销售的巨大引擎,来自中国市场的销售甚至已占一些品牌全球销售份额的首要位置。而业内更是预计,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另外,很多奢侈品牌通常都会犯的一个错误也导致类似爱马仕事件的发生。法国马赛商学院MBA、EMBA主任Michel Gutsatz对本报记者分析:
“奢侈品牌通常只在自己所销售的产品种类中注册中文商标,比如手表、珠宝等种类,而在其他诸如宾馆、餐厅等种类中并没有注册。这无疑给其他公司留下了操作的空间和可能性。当他们不希望有一个例如酒吧的名字和自己一样时,就得到法庭上解决。”为此,Michel希望所有的奢侈品牌能以此为鉴,并建议在注册品牌名字时,要将可能的产品种类都注册掉,“这会是一项有回报的投资”。
智力挑战
事实上多年以前奢侈品牌在当时的销售重镇之地——日本也遭遇过类似的问题。当时亚洲的注册法遵照英国的法律,首先使用的人便可以注册名称。在 80年代,当卡地亚(Cartier)推出一款香水时,一个聪明的生意人在日本生产并销售了十瓶香水并且在当地注册了其名称,当Francis Gouten发现时,不得不用现金解决问题,随后通过政府公关和司法应对,问题才得到彻底的解决。
奢侈品牌这样的遭遇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原万宝龙(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前董事总经理陆晓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却换了一个角度,他认为:
“影响不大,因为两者的目标客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于Francis Gouten来说,这给奢侈品牌带来的更多的是智力上的挑战,而不是品牌知名度和形象上的影响。“爱马仕已经存在了150多年,它不可能被破坏。但从法律上而言,如果它不打官司,意味着它的注册是没有价值的,意味着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以照做。”他说。
如今在中国,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爱马仕而言,尽管它在国外很早便是家喻户晓的驰名商标,但它不得不去证明,在达丰制衣注册其中文商标时的1995年之前,其便已经是国内的驰名商标了。
而这点在Michel Gutsatz看来也是颇难处理的,他认为多数情况下最后只能以金钱的手段解决问题,为此他对奢侈品牌再次强调:
“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品牌要想好一个适宜的中文名字并在所有可能的产品类别中将其注册掉。”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