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一司司长马纯良此前向媒体透露的数据,国内已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103家、国外奶粉生产企业73家来计算,未来中国市场最多只有528个系列,也就是528个品牌。
未来,你可能无法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版本的进口奶粉了。
被誉为将给奶粉行业带来“大洗牌”的奶粉注册制还没实施,一直过得滋润的跨境电商奶粉就已迎来监管“严考”。财政部等11部门共同公布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下称“清单”),就像给一直处于亢奋状态的进口奶粉泼了一盆冷水。
世界婴童网总裁张雁锋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跨境电商销售的进口奶粉SKU数近千个,但大部分品牌其实都还没有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中国认监委”)认证,这意味着,“未来跨境购奶粉肯定会减少”。
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宋亮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新政将会促使未来线上、线下销售的奶粉高度同质化,而且会大幅提高进口奶粉的门槛。
提高跨境奶粉成本
4月7日晚间,财政部等11部门共同公布了清单,根据最新的规定,从4月8日起,清单内的商品将要缴纳关税(暂定为0%)、增值税和消费税(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且将个人跨境进口的单次交易限额规定为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上限2万元,若超出将按一般贸易全额征税。
作为“海购族”最青睐的品类之一,配方奶粉也在规定之内。从事知名外资奶粉贸易的王亮(化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税收在短期内对终端价格的影响有限,“增加百分之十左右,是商家可以承受的范围,也可以通过物流等手段降低成本,特别是目前海外奶粉与国内奶粉的差价还很大,所以即便涨一些价格,跨境购奶粉依然有优势。”
不过,让奶粉业界“颤抖”的是新规对跨境购配方奶粉的规定。按规定,正面清单中的配方奶粉是指“按《食品安全法》规定应当实施注册而未经注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除外”。
就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从事跨境购的进口奶粉都没有通过中国认监委认证,也就是说,缺失了未来配方注册的前提条件。
王亮对记者说,在过去的理解里,未来获得配方注册的,通常是我们常规看到的奶粉,其在配方上、标签上等方面都会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也是俗称的“行货”,既可以在线上销售,也可以在线下销售,甚至不需要经过跨境购进入中国市场。而过去的跨境购,中国对奶粉的监管标准很低,“将国外奶粉销售到中国,生产标准都是按照生产国的标准来做。”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奶粉公司法务人员在研究新政后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新政对跨境奶粉将是颠覆性的,“按照我们对政策的理解,未来确实没有配方注册便难以再进入中国市场,受到影响较大的是跨境平台上以及以跨境为主的进口品牌”。
而且,即便进口奶粉企业马上申请认证,需要的时间成本也很大,张雁锋向记者表示,“从登记到认证需要两年多”。他认为,未来只有大厂家才会投入精力去做,小厂家会选择放弃中国市场。
在王亮看来,“如果未来需要配方注册才能进行跨境购,对业内将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中国奶业协会原常务理事王丁棉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预估,新规最少涉及1000个进口奶粉产品,进口奶粉产品将大幅减少。
进口奶粉数量将缩水
上述提到的配方注册制,正是被奶粉业界认为会带来行业“大洗牌”的新规,也被认为是最严奶粉新政。虽然目前配方注册制还没有实施,但相关的文件已于今年初在WTO的官网上披露过,当中规定,每个企业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产品配方。
若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一司司长马纯良此前向媒体透露的数据,国内已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103家、国外奶粉生产企业73家来计算,未来中国市场最多只有528个系列,也就是528个品牌,但目前,中国市场上有约2500个奶粉品牌,这还不包括只通过跨境购进入中国的奶粉品牌。这意味着,未来中国消费者能够从线上、线下、跨境购购买到的奶粉品牌将只剩下500多个。
即便是有资格拥有配方注册的奶粉品牌,未来也会受到监管数量限制。因为按照目前最新披露的信息,每个企业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产品配方,奶粉企业未来即使开拓跨境电商业务,这些产品甚至要占用这些有限的名额。
记者昨日从跨境电商上就看到,以达能为例,该公司旗下光是爱他美品牌,都有德国版、新西兰版、英国版等多个国家的版本,此外还有牛栏、可瑞康等品牌,未来这些产品可能都难以再买到。“打比方,达能在全球有十个品牌,未来进入中国市场的只能有三个,意味着有些品牌要离开中国市场。”宋亮对记者表示。
而且更让业内觉得担心的是,跨境购奶粉过去是按原产国生产标准生产,未来符合配方注册,则需要按照中国相关的奶粉标准,“这包括外观的中文标签、奶粉配方等等,这些要求都需要为中国专门做,这意味着产品需要上量、上规模,这将是很高的门槛。”宋亮认为。
在宋亮看来,受配方注册在数量方面的限制,“未来线上线下的产品将高度同质化。”
目前,业内仍在期待配方奶粉出台更多细则、解读。王亮对跨境电商未来还抱着一丝希望,目前上述规定还比较含糊,只规定了注册制的奶粉,没有注册的奶粉如何处理还没有谈到,是实行不同的关税,还是需要实现什么条件,或者完全不能再进口,这些还要了解清楚。他说,“况且目前离奶粉配方注册制出台还有一段时间,还有转弯的余地”。
值得一提的还有被正面清单排除在外的进口液态奶,运营德亚牛奶品牌的品利食品总裁王牧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相对配方奶粉,液态奶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液态奶的货值低,国内大型进口液态奶品牌大部分通过一般贸易进入中国市场,所以并不会受到新政影响,相反,新政出台将跨境品牌挡在门外,更有利于几大进口品牌”,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恒天然安佳、蒙牛爱氏晨曦都是通过一般贸易进入中国。
王丁棉认为,虽然跨境购新政对进口奶粉影响很大,但中国消费者对海外产品的青睐不变,需求量也不会减少,一些产品离开,这对于能留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反倒是一个大大的利好消息。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