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就是摸爬滚打,在创业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些人在"跳坑""爬坑"中倒下.比如说公司注册,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学问不少.尤其是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总有几个"坑"在等你.那么,如何避免陷入公司注册的那些"坑"呢?先来看看坑长什么样吧!
坑一:注册资本只是数字,随便填?先把自己写成"亿万富翁"再说
从旁人的角度看,注册资本的金额越大,代表这个公司的实力越强.2014年《公司法》出台后,大部分的公司实行认缴制,即公司注册资本为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而股东以注册资本承担有限责任,当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公司债务时,股东有义务按照承诺的注册资本清偿剩余债务.
你吹牛写上1亿的注册资本,就要承担1亿限额内的责任,相当于有限责任变成无限责任,所以,注册资本还是要结合公司资金实际情况,谨慎认缴.
坑二:有了营业执照就只管收钱?
首先,拟经营范围必须在执照上的范围开展.
其次,财税问题要报税、企业年报等.每年1-6月,需要完成上一年的工商年报,否则将被列入"异常企业名录",法定代表人失职行为将被记录到个人征信系统中.
就算营业执照才签发一个月,没收入也要准备税务申报,否则将面临罚款并加入到税务"黑名单".
坑三:注册资本中设置不切实际价值的非货币资产出资
有的创业者,或者自己琢磨,或者在某些"专家"的建议下,在注册资本中设置用自己持有的软件著作权、专利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觉得通过加大点资产评估值在不掏钱的情况下占有较大比例股份挺合适.
实际上,从税法角度看,个人以非货币资产出资的分解动作是个人转让非货币资产和投资同时发生,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见财税〔2015〕41号文件).虽然这个税务规定在执行层面有些争议,甚至有"专家"已经上升到"堵上创新之路"的高度,但是老祖宗一直教育我们"不要一棵树上吊死",请三思有必要一定要用非货币资产出资吗?
况且,即使税交了出资完成了,这些非货币资产入账后就变成了公司资产,正常的话需要分期折旧摊销,变成了公司的成本费用,直接增加了公司会计报表盈利的负担.
坑四:用投资人的投资估值溢价增资.
在财税上,投资人的投资估值溢价需要计入"资本公积"科目,在这里先普及一下计算方法.
「假设公司注册资本80万,天使投资人以1,000万的估值占比20%增资200万,公司注册资本调整为多少?这200万有多少计入"实收资本",有多少计入"资本公积"?
让我们用小学数学方法算一下:
设天使投资人需要计入"实收资本"的金额为X,则X/(80+X)=20%,经缜密计算得X=20.答案就是,注册资本调整为80+20=100万,天使投资人的投资中20万计入"实收资本",180万计入"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的"公"字很重要,从字面上看就能看出是所有股东共享的资本性积累.是的,这180万是大家的了!是大家的就可以任性使了吗?不是.如果这180万用于转增注册资本,从税法上的分解动作是先分后投,听到了吗?分钱请缴税.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