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从现代商标的表彰作用角度看,那个郑人还是很有眼光的.这里,我们先不谈郑人取舍的眼光,单说楚人的商品经济头脑.你看,他为贵重商品配备了一个华贵的匣子,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由此,显示了楚人强烈的商品包装意识,即通过包装的手段,将商品加以美化,令买者美观,把自己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来源区别开,以此吸引购买者的目光.这是不是透露出早期社会人们鰧胧的商标注册意识呢?专家没有考证,不能瞎猜胡说.据专家考证,我国最早的注册商标"白兔儿为记"出现在宋代济南的刘家铺功夫针上.这个结论,是以实物为依据的.
但是,决不可由此断定我国的商标注册使用始于宋代.依个人愚见,尽管我国有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而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又是排斥压抑商品经济的,但是我国产源区别意义上的商标出现的时间恐怕还要早些时候,至于早到什么年代又是不好下结论的.不可忽略的是,楚人卖珠不是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点隐隐约约的信息吗?
当然,这里也不应忘掉对楚人的一点批评,即他对商品(珠)的过度包装.你看,他在"木兰之柜"以外,又"重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有点过分了.名副其实,表里如一,不仅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行为准则.它既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处上,也体现在商品的包装上.无论是从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还是从节约社会资源的角度考虑,对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我们都是要坚决反对的.
商标是商品交换的产物.随着商品交换次数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识别标志就成为商业经营的客观需要.在贵重的珍珠外面饰以华贵的匣子,既是一种装潢,也是为了引人注目.事实上也确实收到了装饰的效果.即郑人高兴地将珍珠买走,可能是那匣子过于华贵的缘故,郑人误以为它的价值超过珍珠,才遗下了"买椟还珠"的笑柄.
就商品与商标注册的关系来说,商品是质、是实,商标是表、是形象.商标依附在商品上,二者互为表里,共为一体,一起进入商业领域.消费者依据商标可以用最低的时间成本,选购到称心的商品,以满足物质需求.商标是购物指南,是企业经营的载体.这时的商标,表现的是依附性特征.
随着企业发展壮大,注册商标使用时间持续长久,商标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经营业绩、管理水平市场信誉和形象等等凝聚其中,其价值也与日俱增.这时,商标就逐渐离开商品,而具有独立的价值.一部分消费者购物,实际上不是在购买商品,而是在购买商标,购买凝聚于商标之中的企业信誉和形象,通过选择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所指定的商品来彰显个人地位和身份.这种情况下的购物,就不再是一种物质生活需要,而成为一种纯粹的精神追求和心理满足.
像人们比较熟悉的珠江照相机厂破产时,资产清算小组只把珠江"商标估价4000元,而最后以39.5万元的价值被买走,巨人史玉柱以1.6亿元的价格拍卖了"脑白金"商标使用权,美国可口可乐注册商标从1976年的价值30亿美元 ,等等.这些都是商标具有独立价值的例证.而到了商标具有独立价值之时,那个郑人"买椟"之"椟"已经成为一种无形资产(注册商标专用权),而"还珠"之"珠"仍然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如果用商标注册作为无形资产的现代观点来看,郑人"买椟还珠",不仅是十分明智的选择,而且保准会成为富翁,他留下的肯定是西瓜,还去的则一定是芝麻了.
鉴于此,有作为、有远见的企业家,在积累有形资产的同时,无不用心创造无形资产.著名的郑成思教授曾举例说,澳大利亚的初级产品矿砂都贴着标牌卖.一旦矿产资源枯竭了,仍有一笔无形财富留在那里.而国内山西、黑龙江的煤炭资源枯竭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我们应该从郑人"买椟还珠"的故事中得出新的启示:重视注册商标这种特殊的无形资产,认真做好商标注册培育和使用这篇大文章.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