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很多企业员工没有团队意识,执行力偏差,思考力低下,笔者认为,薪酬体系是导致这方面因素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企业有再好的企业文化,如果没有相应的物质保障,对团队的建设也是会有影响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物质社会的现实环境里,并不单纯是生活在精神世界里.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存在以下5个需要层次:
(1)生理需要:饥饿、干渴、居住、性和其他身体需要.
(2)安全需要:保护自己以免受到生理和心理伤害的需要.
(3)社会需要:爱、归属、接纳和友谊等.
(4)尊重需要:内部尊重因素,如自尊,自主和成就;外部尊重因素,如地位,认可和关注.
(5)自我实现需要: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在驱动力,包括成长、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自我实现.
我们之所以讨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因为在激励措施里面,薪酬体系是最直接的.我们只有了解员工的需求层次,才能合理地通过薪酬制度的调整来满足员工的需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作为一个自然人,当任何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后,下一个需求就会成为主导需求.所以,要激励某个人,企业就需要知道他现在处于需要层次的哪个水平.薪酬与激励,是组织行为里最为重要的建设内容.我们很多企业今天往往叹息留不住人才,指责员工不遵守职业操守,不努力为企业做奉献,当然,有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服快车面,但企业是不是给予员工合适的报酬和激励,如果没有,那就要检讨企业本身的组织行为了.很多企业,希望马儿跑,但又不让马儿吃草.总是希望花最少的钱雇佣最优秀的人才,越是最优秀的人才,因为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他的需求层次自然就越高,而企业希望付出的低廉报酬满足不了其所需求的层次,自然"婆媳"不欢而散是正常的事,没有什么奇怪的.而奇怪的是,很多企业从不从自身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上找原因,不进行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建设,在薪酬、激励机制上乱得一塌糊涂.更有甚者,薪酬、激励机制随时都在变,这个月是这个制度,下个月又是一个制度,员工对自己预期的报酬都没有确定数目,试想,这样的企业员工有安全感吗?员工会尽力去照顾好企业的顾客吗,会尽力做好自己的业务吗?只有企业照顾好员工,员工才会照顾好企业的顾客.如果员工不照顾好自己的业务,不照顾好自己的顾客,做品牌商标就是痴人说梦.我们的很多企业不明白这个道理.
薪酬、激励机制建设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才能建立企业核心的人力资源体系.品牌商标与品牌商标的竞争,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地区与地区的竞争,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归结为最终的一点,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有人才,就能建设品牌商标,国家有人才,就能在各个领域取得压倒性的竞争优势.明白了人才之于品牌商标的重要性,也就明白了薪酬之于企业的重要性,那么,我们的企业如何规划薪酬、激励机制呢?任何一个企业、行业都是产业链里的一个分子,产业的周期阶段是依据经济的发达程度以及消费趋势所决定的,作为产业链里不同的行业或企业分子,是根据产业周期来决定市场阶段的.有的行业市场周期处于成熟期,但有的行业还是萌芽期,有的则进入了衰退期.比如家电、饮料行业,现在处于的市场周期是成熟期,互联网行业,当前的市场周期是发展期,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塑料行业,则处于衰退期,谓为夕阳产业.企业的发展受行业、产业因素的影响,其运营过程中也会经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我们分析企业所处市场周期阶段以及企业自身的市场周期,是为了将企业更好地结合整个市场趋势来规划合理、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
譬如甲企业是家电企业,但是它的规模比起海尔、长虹、创维、康佳等家电巨头,小得多,是一个区域品牌商标,希望通过不断发展,跻身家电巨头行业,那么甲企业的处境是:它所处的整个市场周期是成熟期,而自身市场周期还是发展期.这种市场环境和条件,甲企业要进行薪酬、激励机制建设,就得结合行业周期与自身所处的市场周期来进行设计,那么,它的薪酬基数就得像海尔、长虹、创维、康佳等家电巨头看齐,低了,人才都跑到家电巨头那里去了,高了,又会增加成本,与家电巨头们没有竞争优势.但是甲企业自身又处于发展期,需要开疆拓土,迅速占有市场,取得竞争优势,这时候,如果没有好薪酬激励,员工又不会卖命地干.怎么办?这种情况下,通常情况按照这样的原理来设计,参考整个行业市场标准,底薪低,提成高,员工为了拿到高额的提成,就会豁出去拼命干,保证了市场的迅速拓展.当甲企业市场迅速取得突破,跻身家电巨头行业,这时候的薪酬设计就得变动为底薪高,提成低,因为市场渠道已经构建完善,企业处于成熟期,市场不需要大力拓展了,自然销量已经很大,再给高额的提成企业就会背上沉重的负担.最后整个家电行业都衰退了,甲企业也难逃厄运,企业进入了衰退期,这时候薪酬设计就要变为底薪高,提成高,留住员工迅速处理库存,尽量减少损失.薪酬、激励机制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是我们的很多企业负责人不太明白罢了.就像今天的可口可乐,它所处的市场周期是成熟期,其自身市场也是成熟的,所以,可口可乐的薪酬、激励机制绝对是底薪高,而提成低,并且整个薪酬标准要略高于其他竞争对手.因为,它的要求不是拓展市场,而是如何维护好市场,维护好其品牌商标形象.它的这种薪酬设置结合企业文化,还给了员工尊严的需求,就是说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需求,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我们看到,不论三九寒天,还是三伏酷暑,可口可乐的员工都在兢兢业业地拜访客户,认真地执行每个市场策略,竭力维护好其品牌商标形象.
薪酬、激励机制是团队核心的驱动器,只有激发了团队行动力、思考力,打造品牌商标才不是一句空话.我们没有看到一个没有行动力、协作力、思考力的团队创造一个伟大的品牌商标.相反,是这样的团队葬送了一个个有很好发展前景的品牌商标,这类案例不胜枚举.品牌商标的消亡原因很多,但人的因素绝对至关重要.研究薪酬、激励机制对组织行为的重要性,目的是让我们的企业明白在组织行为里,怎么有效进行薪酬、激励设计.它是一把双刃剑,但是如果运用得好,企业离品牌商标的春天就不远了.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