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品牌竞争,品牌竞争有多残酷?让我们以耐克为例进行说明:耐克是世界体育用品最大的品牌,主要以经营运动鞋、运动服装为主,但耐克基本没有生产厂,所有的产品基本都是委托第三世界国家按照其设计理念进行加工生产,20世纪90年代之前,其加工生产基地集中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随着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崛起,劳动力成本增加,耐克的加工生产基地逐渐转移到以中国为主要生产的第三世界国家,诸如马来西亚等.当前,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耐克也面临着以前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劳动力成本问题,正逐渐将在中国的加工生产中心向越南、印度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耐克的加工生产中心为什么是逐渐转移的,很明显,就是获取更大的利润.我们国家在加工耐克过程中,破坏了我们的环境,耗费了我们的资源,剥削了我们的劳动,可是换来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加工生产出来的一双耐克鞋价值可能是10美金,只要贴上耐克的标志,放到商场或专卖店,价值可能就是100美金,从10美金到100美金的过程中,这90美金被谁拿走了?我们暂且不讨论90美金被谁拿走了,或者为什么会多出90美金的问题,我们再集中起来讨论我们加工生产制造的10美金的价值.在这整个产值10美金里,原料采购由耐克控制,可能会占到50%左右,即5美金的原料成本,而生产管理成本占到25%左右,即2.5美金,那么劳动成本是多少呢?仅仅为25%,也就是2.5美金.就是说我们生产了一双卖到100美金的耐克鞋,我们劳动力成本仅仅占到2.5美金,却耗费了我们的资源、破坏了我们的环境、剥削了我们的劳动力.现在,我们接着讨论90美金怎么来,谁拿走了.针对我们加工生产厂,主要集中在10美元来做文章,在最不赚钱的领域不择手段压榨我们的员工,延长劳动时间,拖欠供货商货款等.而耐克则是靠系统和流程来赚钱,无论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销售,耐克都有健全完善的系统,90美元的价值就在这个系统支撑下产生,但对于这些环节和系统流程,加工生产厂完全不能参与和控制.所以,每当我们加工生产厂创造1万美元的价值,我们同时就替美国创造了90万美元的价值.一双卖100美元的耐克鞋,耐克挣90美元,我们挣2.5美元,这就是制造行业的悲哀,因为耐克获取了巨大的利润,它就有充足的资金来完善、建设其整个运营系统,更好地进行品牌建设和塑造,实现品牌更大化的增值和溢价,今年可能一双鞋卖的价格是100美元,通过品牌建设,可能明年就是150美元,而我们依靠破坏环境、耗费资源、剥削劳动力赚取的2.5美元,不会因为耐克价格卖得更高而给我们3美元,相反的是耐克希望降到2美元.如果我们价格不降,耐克可能还会寻找其他加工生产企业,结果是我们越来越赚不上钱,而耐克越来越赚钱,我们生产得越多,品牌拥有者越富裕.
以上类似耐克这样案例不胜枚举,世界500强80%的加工生产基地都在中国,可以想象,拥有品牌的国家是怎样掠夺我们的财富.美国为什么经济强大,国力强,就是因为美国是一个品牌大国,而且是一个品牌输出大国,其世界级品牌占到50%左右,这些品牌基本在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加工生产,成品后贴上其品牌标志,运到美国或直接经过其在当地的公司,经过其构建的销售网络,价值就是成百倍的增长.例如LV在中国长三角、珠三角都有其生产基地,一个LV的女包其生产成本不会超过100美金,但是放到商场可能就是几千美金或上万美金.美国就是这样依靠品牌的输出来奠定其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经济开始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贡献在不断提高,目前美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重达60%,而我国品牌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25%.因此,培育品牌无疑是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战略,跨国公司在当地的公司,经过其构建的销售网络,价值就是成百倍的增长,就是借转移到以中国为主要生产的第三世界国家,诸如马来西亚等.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