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手游产品名称雷同现象持续已久,仙侠魔兽石器萌宠西游三国斗……诸多产品模仿火爆游戏的名称关键字进行仿改,甚至直接照搬,混淆普通玩家认知,骗取用户下载量。
6月27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就上海祥游等多家公司侵犯腾讯旗下“天天炫舞”商标权案做出判决。
法院一审判定,被告应立即停止使用“天天炫舞”标志,直接侵权公司应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游戏官网上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腾讯经济损失三十万元。
该案的判决结果为游戏领域的商标权保护再度作出示范。
手游名称乱象:一个“炫舞”搜出多款游戏
腾讯旗下运营有《QQ炫舞》、《全民炫舞》、《炫舞时代》等几款网络游戏,拥有“QQ炫舞”、“天天炫舞”、“全民炫舞”、“炫舞时代”、“炫舞”等多个炫舞类商标,同名游戏用户数量庞大,已成为同类游戏中的知名品牌,为广大游戏玩家所熟知。
然而,打开手机应用市场,键入“炫舞”两个字后,记者却搜到了多款名称相仿的游戏。
这些游戏的开发商却并不是腾讯,这些“炫舞”类游戏软件,不仅类型相同、画风相近、受众相似,表面看起来如出一辙。
比如成都掌娱天下开发、360运营的《唱吧炫舞》、北京树熊科技开发的《炫舞浪漫爱》、北京光宇在线开发的《炫舞吧》……这些游戏的共同点是携带了“炫舞”字样,借炫舞之名引导用户点击和下载。
不仅是音乐舞蹈类游戏,当下国内整体手游界名称相仿案例不胜枚举。
《斗战三国》和《斗三国OL》,《石器时代》和《石器世界》,《仙剑OL》和《剑仙OL》……只要抓住“仙侠”、“无限”、“行动”等游戏关键词随手一搜,满屏皆仿名,眼花缭乱却千篇一律,普通玩家完全无法通过这些名称来分辨单款游戏的特征。
这种现象企服快车面源于游戏题材和受众市场的相近,另企服快车面,却也是商标权被轻视,众多供应商无视法律,借“名”博信任、骗下载、引流量的直接反映。
由此牵扯而来的商标权纠纷案亦随之增多,比如今年6月的《战舰少女》商标案、2月的《倩女幽魂3D》商标案、1月的“梦幻西游”商标案等……类似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频现,映射出手游市场较为严重的同质化情况。
假冒“天天炫舞”侵权 赔偿腾讯三十万元
2013年12月,腾讯注册了“天天炫舞”和“全民炫舞”商标。
2014年4月,腾讯开发的“全民炫舞”游戏正式上线,在部分网站显示为“全民炫舞(又名天天炫舞)”。
上海祥游公司也开发了一款音乐舞蹈类游戏“舞魅OL”,并在2014年3月12日将其更名为“天天炫舞”,于4月上线。
与此同时,代理方天津卓越晨星公司与被告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360手机助手平台”上长期向用户提供“天天炫舞”游戏,下载量已达近千万,侵权获利巨大。
2015年10月,腾讯将上海祥游公司、天津卓越晨星公司、北京卓越晨星公司、北京360公司一纸诉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腾讯认为,被告行为导致用户对“天天炫舞”游戏产品和服务来源的混淆误认,不正当地抢占了原属于腾讯“天天炫舞”游戏的用户流量及游戏收益。
四被告共同构成了对腾讯享有商标的侵权,应立即停止侵权,并在搜狐、网易等网站以及《法制日报》、《中国知识产权报》等报纸刊登声明,赔偿腾讯共计500万元经济损失。
6月27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就此案做出一审判决。
法院认为,“天天”和“炫舞”的搭配并非固定词汇,因此可以认定该词组具有显著性。
腾讯已注册拥有“天天炫舞”、“全民炫舞”、“炫舞”等商标,且上海祥游公司使用“天天炫舞”的时间晚于腾讯的申请时间,其行为构成商标侵权。
上海祥游公司、天津卓越晨星公司、北京卓越晨星公司、北京360公司四被告应立即停止使用“天天炫舞”标志,直接侵权的三家公司应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游戏官网上刊登声明以消除对腾讯造成的负面影响,并赔偿腾讯经济损失三十万元。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