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和财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左膀右臂,创业的法律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普遍较高。在创业团队成员普遍比较年轻,社会经验相对较低,法律知识不多的情况下,必须从创业之初就重视创业法律风险的管理。本文总结了一些创业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风险,供大家参考。
1、创业项目合法性论证
很多项目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比如用APP帮用户套现信用卡,网贷平台吸收存款放贷。
在实践中,创业团队首先考虑的往往是融资,如何做强做大。但实际上,我们首先考虑的是项目是否违法,甚至是犯罪。金融方向的火,让一大批创业者陆续涌入。但是金融知识体系庞大,涉及的法律信息很多。创业者不能盲目跟风,一定要充分考虑合法性。其他方向的创业者也应该记住这一点。
2、创业团队成员是否有劳动权利限制
创业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天赋。
很多创业团队基本都是在入职前就互相预约创业,在雇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工作。但如果部分成员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竞业限制协议,则必须适当解除与用人单位的竞业限制协议。否则一旦离职创业,就会被用人单位盯上,遇到官司,对团队成员和创业项目都非常不利。
3、创业团队组织形式选择
目前的法人组织形式有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建议直接注册股份有限公司,不要注册有限责任公司。
因为,首先,国内IPO的主要条件是股份公司。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在准备IPO的时候,还是需要股改,费时费力。如果管理流程不规范,股改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其次,股份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直观高效,给1万股,给10万股,股份价值换算简单。如果是有限公司,计算股权比例。基本上至少是4位数,但都是小数点后4位数。这位员工听起来是不是很没有动力?第三,融资时,发行股票也更方便直观。
另外,虽然股份公司注册资本最低500万,但现在公司注册资本是认缴的,相对方便,因为没有投资压力。
4、规范财务
规范财务,避免个人与创业项目公司混居,防止个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常识认为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公司法中有法人面纱制度,即如果出现法定情形,股东就不承担有限责任,而是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常见的情况有账目混乱、私企不分、股东以个人名义承担公司运营费用、用公司资金加个人资产等。通俗的理解就是公司就是我,我就是公司。这种情况在创业团队中很常见,创业者一定要足够重视。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可以联系企服快车专业财务人员解答。
5、知识产权保护 (商标注册)
创业团队普遍轻资产。他们的资产是由人携带的,外表是知识成果,包括商标、版权、专利,在法律上统称为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对于创业项目,尤其是互联网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商标就像一个人的名字一样,是一种品牌,一种法律武器
在企业沟通过程中,会使用官方微博微信渠道进行发声。一般来说,为了保护企业的安全,官方渠道会设置相应的保护机制。
微信作为一个极具广告价值的新媒体,是一个标准的工具。目前企业微信公众号是认证的。理论上,一个名称只认证给一个企业。所以,一拿到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就要尽快申请注册微信官方账号和认证。
6、官方渠道注册保护
这是内部问题,也要注意。如果没有规则,就不会有方圆。
公司的规章制度随时可以在网上找到参考,容易被企业忽视的有公司印章管理、合同事务管理、法务管理制度等。以及肯定会涉及的社保服务。这些都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创业不容易。创业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还要不断兼顾更多的企业法律法规知识,这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企服快车提供全方位的创业优质服务,你关于创业的问题和需求,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