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质是企业能否进入市场的一个最重要的门槛,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不正常的公司,在最初的申请时,所有的资料应该都有,可一旦获得了资质,所有的中高级人员全都会撤出市场。还有的构公司甚至出现了人与证件不相符合的情况,在资质申报材料里面扭曲事实。这种问题的存在严重扰乱了市场。

去年7月份起,市建设交通委通过信息系统,对所有企业的人员、业绩等信息进行了全面筛查,市、区两级建设管理部门重点对存在人员不达标、有投诉举报、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等不良行为的1915家企业进一步实施核查。发现有777家企业不能满足资质标准要求,其中有565家企业的资质被注销、降级或撤回,不能再承接相应的工程,212家企业被要求限期整改。

建筑行业准入不再"只进不出",只是建筑市场整治中的一项重要改革。去年,对建筑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查"、"改"、"立"."查",就是对全市所有5373个在建工程进行彻底的"体检",大至总投资几十亿元的重大工程,小到标的仅为5500元的装修工程,全部进行自查、抽查和督查"三部曲",摸清在建工程项目的底数,找准建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们还在抓紧拟定建筑企业清出制度,将从制度上明确,哪些行为是可以给整改机会的,哪些则是一碰就得清出的'高压线'.今年将扩大清出范围。"市建设交通委主任黄融说,将通过建立完善企业诚信管理制度,除强调资质外,还将对不讲诚信、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以及质量安全违规的企业加大惩治和清出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