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身,现在人都叫纹身,其正确应该是文身,就是用带有墨的针刺入皮肤底层而在皮肤上制造一些图案或字眼出来。
在身体上刺绣各种花纹,以视吉祥、崇拜。
纹身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延续至今已有二千多年了,这种古老的艺术,如今被很多人接受,行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促使了纹身这一行业的蓬勃发展,最终渐渐成为一大时尚潮流,有井喷的趋势。
纹身的图案繁多,但是难免有近似的图形,一些名言名句,美好的祝福语等等,都是纹身师最经常采用的,不少与之相关的著作权争议、版权纠纷也屡屡发生,有的甚至还对簿公堂。
近日,中国知识产权报,发表了一篇关于纹身侵权的文章案例:
读者李某向记者反映,他在朋友圈发现有纹身师未经许可将自己设计的纹身图案许可他人使用。
他认为,纹身师的此举侵犯了自己享有的著作权。
不过,该纹身师提出,纹身图案达不到著作权法保护的高度,不能获得著作权法保护。
事实上,在国外,因纹身引发著作权纠纷的现象并不少见。今年年初,美国Solid Oak Sketch(橡树素描)纹身工作室将游戏制造商Take Two发行公司诉至法院,称其在研发的游戏中使用了知名球星詹姆斯、科比身上的纹身,而工作室对这些纹身图案享有著作权。
不久前,美国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被告未侵权。
著作版权
纹身图案能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往往是诉讼双方争论的焦点。
那么纹身能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吗?如果能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又该如何确定纹身的著作权权属?
纹身能否构成作品?
纹身是否具有独创性?对此,纹身师内部也有分歧。有纹身师认为,纹身不应该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因为纹身这种艺术文化具有高度衍生性,允许他人复制是公平的。
实践中,根本无法创作出两个完全相同的纹身。
即使客户要求对某个图形进行复制,但艺术家的纹身技巧及客户特性的差异也会存在不同。
也有纹身师持反对意见,认为纹身设计是由纹身师自己或与客户合作创作的独创性视觉艺术,最终的纹身是纹身师与客户就颜色、光线、形状、尺寸、纹身位置、字面含义、象征意义等协商讨论后对设计草图的最终应用。
对此,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教授何隽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纹身所刻的图案或文字在线条、色彩等方面具有独创性,并且具有审美价值,则构成美术作品,可以获得著作权法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审美价值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只要创作者把自己对美的独特理解通过视觉形式呈现出来即可。
不过,她也坦言,纹身满足独创性标准相对困难。
通常来说,绘制的纹身大多属于固有或传统图案和花纹,或者在传统基础上做一些改动,还有一些图案来源于顾客自带的图片,纹身师自行创作的空间相对较小,因此满足独创性标准相对困难。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张体锐同样提出,在满足独创性等标准后,纹身具有可著作权的属性。
他认为,在纹身正式刺到人体皮肤上之前,纹身师通常在纸张、智能终端或其他介质上进行详细的纹身设计,绘制线条画。
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等相关规定,以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立体造型艺术作品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美术作品范畴。
因此,假如作品不是既存作品的简单复制,还反映出了最低程度的创造性,则线条画满足“独创性”要件;另外,利用铅笔和墨在纸上或其他介质上的绘制行为满足“有形复制”要件。
基于此,纹身设计中的线条画为美术作品,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权利归属如何界定?
既然纹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享有著作权,那么,如何认定纹身的著作权归属?在张体锐看来,在实践中,存在以下多种著作权归属情况。
第一种是委托作品。除客户自带纹身设计图、客户在工作室挑选设计图外,更多客户选择私人定制纹身。
私人定制纹身从性质上说应属于委托作品范畴,是纹身师根据客户的委托而创作的作品。
受委托创作的纹身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客户与纹身师之间有约定的遵从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应属于受托人即纹身师所有,但客户有权在约定的使用范围或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纹身作品。
第二种是职务作品。
构成职务作品需要纹身师与纹身工作室之间具有劳动法律关系,且创作的目的是完成纹身工作室的工作任务。
对于职务纹身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纹身师与纹身工作室之间有约定的遵从约定,无约定的一般归纹身师所有,纹身工作室在业务范围内享有优先使用权。
此外,还有一种情形是合作作品。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纹身师与纹身师之间,对于某些客户的复杂纹身要求,可能需要两个或多个纹身师的通力合作,此时,纹身师之间具有共同创作纹身作品的合作意向,在具体创作过程中会有意识地调整各自的创作风格与习惯,以便形成统一和谐的纹身成果。
此时,只要纹身师各自创作的部分均达到著作权法要求的作品标准,就构成纹身的合作作者。
第二,纹身师与客户之间,实践中,虽然客户会向纹身师提出图形设计理念、颜色、位置、大小及其他配置等要求,但是客户贡献的通常都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思想,而不是受保护的表达。
“纹身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当其满足作品构成要件时,应获得著作权法保护。
但由于人体这一有形表达载体的特殊性,纹身著作权的行使将面临产权制度困境,与人身自由权、隐私权、表达自由权等基本人权发生冲突。
纹身产业具有特殊的文化和市场特点,对纹身著作权的保护水平应低于传统表达形式,权利行使宜受到一定限制。”张体锐表示。
(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知识产权报)
虽然这次的纠纷并未对纹身的版权做出明确的界定,但是关于纹身类的知产保护仍旧需要注意,毕竟如果真的深究下去,纹身行业确实有不少作品属于纹身师或者顾客自己创造的,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确实属于作品,应当申请版权保护,但是介于纹身属于大众化产品,纹身师对每个图形的操作也难做到一模一样,所以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如何维权还是要仔细考虑。
不过,从这件事当中也可以看出,国人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越来越盛,这次的纹身纠纷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所谓知识产权保护,当然要做到未雨绸缪,不能出了事,才想起事后补救,这点上,国人还不够警觉,但已经渐渐重视。
大掌柜以为,纹身的版权申请不过是一个缩影,真正要重视的,还是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要有既创造就保护的意思,不要被人钻了空子。
如今我们的生活当中,可以和知识产权挂钩的东西特别多,知产保护已经渗透到点点滴滴,不管是写下的文章、画出的图形、设计出来的名称、名人的名字、特殊的声音、排列的数字等等,都可以成为产权保护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这种无孔不入,让整个知产行业蓬勃发展,这块市场会越来越广袤,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竞争,越早进行知产保护,越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每个创作者最迫切需要的。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