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股份公司做会计,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年底股东分红,事情就多了。你对资本公积了解多少?来会计网学习吧。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意味着什么?

资本公积转增是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资本公积向股东转让股份的过程。资本公积是企业经营范围以外的资本或资产形成的股份权益收益。主要来源于股票发行时的溢价收入、收到的赠与和资产增值,或者公司合并后的资产净额等。公司提取的资本公积金一般在“资本公积”科目核算。按资本公积来源核算时,净资产等于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其中包括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指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会计分录是这样做的:

借:资本公积

贷款: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的区别在于,实收资本是为投资者谋求投资增值后对公司的原始投资,而不同来源形成的资本公积属于投资者,资本公积的目的是增加资本。

资本公积的来源和用途

指企业从投资者处收到的出资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包括资本溢价和所有者权益利得和损失。

(1)资本(或股权)溢价。

(2)企业接受捐赠资产。

(3)一些政府专项拨款。

(4)因投资者投入的货币与企业注册货币或记账本位币不同而产生的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从上述资本公积的来源可以看出,资本公积是企业不在企业内部分配,来自非经营因素的资本积累。他的权益属于投资者。但资本公积不同于投入资本,不属于特定所有者,因此不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和风险分担。资本公积也不同于留存收益,因为它不是从企业的营业利润中提取,而是留存在企业的收益中。因此,

鉴于资本公积的性质,资本公积一般只用于增资,很少或不允许用于弥补亏损,不能用于分配投资股利。

资本公积的存在对企业意义重大。它是企业抵御、防范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充实资本的重要资金,也是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的重要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