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海关紧扣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海关进出境知识产权保护职能,加大执法力度、促进方法创新、深化协同配合、优化服务,筑牢知识产权边境保护“防火墙”。
2021年,全国海关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8.4万次,扣留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7.92万批、7180.28万件。
优化服务指导企业海外维权
“如果这些侵权产品出口到国外,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市场损失。”近日,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王鑫专程向深圳海关表达谢意。
2021年初,深圳海关得知,产品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麦克韦尔公司遭遇侵权,一些假冒产品以低价向海外倾销。
对此,深圳海关建立点对点联系机制,了解企业侵权纠纷、维权难点等情况。
同年7月,深圳海关接到公司上报侵权证据和线索后,迅速锁定涉嫌侵权企业,一周内查扣两家企业涉嫌侵权产品180余万件。
同年10月,麦克韦尔公司根据深圳海关在边境保护中取得的关键证据,在海外对38家涉嫌侵权企业提请“337调查”并获得立案。
这是首家中国企业在海外对涉嫌侵权企业发起调查。截至今年4月20日,已有17家被告公司签署同意函或和解协议。
记者了解到,全国海关持续关注国际知识产权动态,逐步建立海外侵权风险监控、纠纷信息共享、维权专业服务等机制,为企业海外布局保驾企服快车。
呼和浩特海关加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内蒙古知识产权局合力帮助企业申请国际专利;江门海关推动重点企业纳入地方首批知识产权海外企服快车援助服务范围;拱北海关联合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为企业提供专利权快速授权、快速备案、快速维权服务。
全国海关聚焦企业需求,为企业开展创新维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解决企业维权困难,增强企业获得感。
去年,上海海关联合上海科创建立了全国首个以“科创”为主题的科创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中心;宁波海关支持民族品牌小米公司拓展国际市场,扣留涉嫌侵犯该公司知识产权手机壳、电动滑板车等货物7批次;大连海关深入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受到帮扶的重点企业近两年未出现进出口环节被侵权情况;杭州海关实地走访企业开展“涉外定牌加工”调研,形成书面调研报告14篇。
为促进企业享受便利维权,全国海关建立从备案、确权、调查到处置、后续协助等全流程、全链条的维权服务体系,不断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2021年,海关总署核准120家企业的总担保申请,减轻企业资金担保负担,简化申请保护手续。
加强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执法
为保持打击进出口侵权商品高压态势,全国海关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2022年,海关总署已连续第6年部署开展“龙腾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商品,尤其对进出口关乎生命健康、威胁公众安全的侵权商品的行为实施重拳打击。
“龙腾行动2021”期间,上海、南京、宁波等海关扣留侵权糖果、番茄酱、饮料等198.9万件,有效守护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天津、拉萨等海关重点关注儿童用品安全,扣留侵权童装、童车、玩具等近90万件;杭州、青岛、黄埔等海关开展假冒汽车零配件专项执法,扣留侵权发动机零件、滤清器、雨刷等58.8万余件。
近日,南京海关所属苏州海关驻邮局办事处关员在监管出境邮件时,发现邮件中有120件衣服使用了“NBA”标识,涉嫌侵犯美国美商NBA产物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关总署备案的知识产权。
目前,该关已对这批涉嫌侵权物品依法予以处置。
针对侵权商品寄递口岸向全国分散趋势,海关总署近年来连续部署开展“蓝网行动”,对跨境邮寄快件渠道侵权商品实施严密监管。
去年在邮递快件渠道扣留侵权嫌疑货物近750万批,有力打击了“化整为零”“蚂蚁搬家”式的侵权行为。
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发展,跨境电商渠道逐步成为海关执法重点,去年全国海关共查扣跨境电商侵权嫌疑货物近200万件,扣留数量在非货运渠道执法的占比,由2020年的近10%提升到2021年的18%。
为构筑区域联动保护网络,防范侵权货物口岸漂移,海关总署组织广东分署和21个直属海关开展出口转运货物知识产权保护“净网行动2021”。
广东分署牵头省内海关与香港、澳门海关密切合作,开展情报信息交流、执法互助和视频会晤;拱北海关扣留运往香港的侵权光电耦合器、集成电路12万个;深圳海关扣留多批次以跨境电商申报出口香港的侵权货物,包含侵权手机配件等2万余件;广州海关扣留涉港澳侵权货物6.9万件。
为有效实施海关对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保护,海关总署向社会公布《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海关保护备案目录》。
2021年,全国海关共扣留奥林匹克相关知识产权侵权货物11.8万件。
北京海关落实举办地海关职责,与冬奥组委开展专题研讨,完善涉奥货物知识产权补充申报机制,提升冬奥组委与海关协作效率;天津海关扣留带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侵权腰带1958条;深圳海关扣留印有“OLYMPIC”专有名称的侵权牛津布10.9万米。
强化协同配合推动综合治理
近日,广州海关、广州市版权局、广州市公安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签署备忘录,明确执法信息与情报共享、执法办案互助和协作等7项内容,进一步加强海关与地方版权保护执法部门的联系配合,凝聚版权全链条保护合力。
为提升行政执法效果,全国海关深化与地方政府、市场监管、版权、烟草专卖等行政执法机关以及人民法院的合作,完善协同配合机制,积极推进案件会商、业务交流和信息共享,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记者了解到,2021年全国海关与地方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执法协作400余次,配合各级人民法院实施大量证据调取、证据保全、财产保全工作200余次。
全国海关高效推进“两法衔接”工作,从线索通报、信息共享、案件会商等方面,系统性优化完善协作机制,构建海关与公安机关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
2021年,全国海关向公安机关通报涉嫌犯罪案件线索324个,移送侵权案件71起。
上海、杭州、宁波、青岛海关聚焦民生领域健康安全,分别联合公安机关侦破侵权电池、汽配、美妆用品以及侵权吹风机等大要案,捣毁数个相关制假售假窝点。
全国海关还深化跨关区执法协作,去年共计开展各层级关际协作362次。
北京、天津、石家庄海关制定《推进京津冀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协作工作方案》,构建数据共享、布控共商、监管共治、人员共训、创新共育的区域共同体;成都与重庆海关联合推进成渝地区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海关加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联合处置知识产权侵权举报线索近30起。
此外,全国海关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着力推动诚信体系建设。
2021年共计公开知识产权行政处罚信息2408条。
青岛海关将知识产权守法状况与企业管理、资信认证相结合,对400余家企业的违法情况进行核查,为企业上市、融资提供支持。
长沙、黄埔海关探索跨境电商企业分层管理模式,动态记录企业守法情况,对多次进出口侵权货物的企业采取约谈、督促整改等管理措施,不断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审查、自律机制建设。
【来源:法治日报】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