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注册公司怎么做好商标保护?在国家大力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和在职人员投身“创业热潮”。
汹涌蓬勃的创业大潮正在来袭。
对于大众创业来说,不论是自主创业,还是加入创业团队,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做好包括商标在内的各类品牌和创意保护。
“微信”商标教训:最早申请者并非腾讯 创业者需引以为鉴
现在已经坐拥5亿活跃用户的微信,应该算是“APP应用”中最成功的一个。
但是,站在商标保护的维度下来审视,其在商标保护策略上的“缺失”或“短板”,亟待引起每个创业者或创业公司重视。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测试版发布,三天后,2011年1月24日,腾讯正式向商标局提交了“微信”图文商标注册申请。
而号称拥有1.5亿用户的“滴滴打车”则是在产品上线3个月才想起来申请商标注册。
腾讯以及滴滴打车这种“先有产品,再做保护”的策略应该说属于常规做法,但是,如果碰到非常规的竞争业态,可能就有点不当。
事实上,在腾讯微信产品发布或商标注册申请前,一家名叫“企服快车企服快车科技(山东)有限公司”的公司已经提前2个月率先向商标局提交了“微信”文字商标注册申请,并一次性提交了三件商标注册申请。
此外,在腾讯微信1.0测试版发布前,还有一家公司提交的“微信”商标注册申请,也早于腾讯。
这家名叫“上海联智昭阳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1月17日向商标局提交了38类的“微信”注册商标申请。
显然,虽然腾讯微信名声最大,但是,在保护时间上,腾讯却不是最早的。
而腾讯自身对“微信”商标保护策略上的“短板”,滴滴打车面临的问题也很类似,截止目前已有两家公司因“嘀嘀”商标起诉滴滴打车侵权,其中,有一家索赔金额更是高达8000万。
对此,有两点教训值得创业者铭记和吸取。
其一,文字商标申请应先于图文商标。
根据《商标法》第八条的规定,“任何能够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出于稳妥的考虑,在产品定名后,就应该率先申请文字商标,待最终产品成型后,再申请图文商标保护。
其二,如果新注册公司,商标申请时间赶早不赶晚。
腾讯自身是在产品面世三天后才提交商标申请的。
虽然在商标公示前,商标申请是“背靠背”的,但是,在商标审查授权时,遵循的是“申请在先原则”和“使用在先原则”。
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
据称腾讯内部可能早在2010年10月份左右就确定了“微信”的名称,如果在内部确定名称就提前申请了文字商标,那么,也不会有后续这么多麻烦事儿。
“微信”商标反思:定好方向选好类别逐步完善 创业者不必贪多
同一名称或标识,根据使用的商品类别不同,可能被多人或多次注册申请。
那么,作为创业者来说,在起步初期到底应该率先保护那些类别呢?
对创业者来说,把商标在全部分类中进行保护注册是不现实也没意义的。
首先,从成本上来说,如果做全类注册,仅每年的商标维护成本就会成为创业者的一大负担。
其次,从创业过程来说,普通中小企业的寿命普遍在三年左右,如果三年中小企业未能发展壮大,那么,这些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现实。
而从创业的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来看,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助力下,一款产品或服务可能半年内就会快速爆红取得成功,也有可能一年内就销声匿迹。
因此,不论是个体性质的创客还是创业公司,在创业初期,重视商标保护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保护的手段或方式也应该是渐进的,没必要贪大求多。
此外,新注册公司的创客们或创业公司还需结企服快车新的产品或服务与传统领域相关的情况,也应予以提前布局和保护。
更重要的是,即使创业失败,公司倒闭了,与电脑等固定资产相比,留下来的包括商标、域名等在内的无形资产还能给创业者或创客们产生持续的价值。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