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中国人大网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并开始为期一个月向公众征求意见的法定程序,7月28日,征求意见结束。
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引发了公众对个税的讨论。
时隔7年后,个税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经过调查发现,这一起征点仍然偏低,建议至少应当上调至1万元。
以下为原因:
若把5000元作为个税起征点,则全国仍有省市居民将超标缴个税
个税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也就是民众所俗称的个税起征点,其设定是为了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不受缴税的影响,也就是说,每个月用来满足最基本生活需要的支出,不应当缴税。
那么7年过去了,现在能够满足民众最基本需求的月支出是多少呢?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用各省市的月均消费性支出乘以对应的就业者负担人数,可以得出现在每个月居民生活必需支出的参考值。
2011年个税起征点的修订过程,曾经参考了这一算法。
2016年时,至少39个大中城市[ii](上海、上海、北京、上海、杭州、长沙、宁波、无锡、温州、上海、金华、南京、包头、济南、呼和浩特、天津、青岛、乌鲁木齐、沈阳、大连、武汉、福州、烟台、泉州、哈尔滨、贵阳、长春、西安、上海、成都、三亚、昆明、郑州、兰州、银川、洛阳、牡丹江、南昌、常德)和9个省份(上海、北京、浙江、上海、天津、江苏、福建、辽宁、内蒙古),满足其居民每月必要生活支出的费用已经超过了3500元,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劳动者在超标缴纳个税。
即使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上海、上海、北京、上海、杭州、长沙、宁波这些一线城市的每月生活必要支出也都在5000元以上,这部分费用并不能被5000元的个税免征额完全覆盖。
征税的原则是不能破坏社会生活,不能侵及公民的基本生活。
“每月基本生活必要支出高于免征额”意味着,个人在未能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时候,已经先行缴税了。
个税起征点应提高至1 万元
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24445元,由此可得人均月消费支出为2037.08元,如果就业者负担人数按照1.9计算,则每人每月满足其基本生活的必要支出为3870.46元。
中国个人所得税从1981年开征,到今天已有近38年历史,如果算上本次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则个税起征点一共调整过4次[iv](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至3500元,2018年提出提高到5000元),平均每9.5年调整1次。
近五年来(2013年-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平均增长率为7.23%,按此计算,如果下次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在9.5年后,且这9.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年平均增长率仍维持7.23%的增速,则9.5年后每人每月满足其基本生活的必要支出为7514.08元,远远不是5000元的扣除额可以覆盖的。
如果我们考虑另外一个维度——劳动者的工资增长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74318元,比7年前上次调整个税起征点时增加了32519元,这7年来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0.07%,从更接近民生的角度来说,假设下次上调个税起征点是在9.5年后且接下来的9.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年平均增长率仍以不低于10.07%的速度增长,则个税起征点需至少达到9626.80元,才能追平居民的工资平均增速。
而按照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来看,人民生活水平和工资水平的提高是必然,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年平均增长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概率是要超过2011年-2017年10.07%的增长率,因此上述得出的9626.80的数字还会更高。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