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主要作用就是证明公司的研发费、高品收入等财务指标是满足高新条件的。但凡企业去申报高新,这些条件肯定都是满足的,至少经事务所鉴证后反映在审计报告中的指标是满足条件的,要不企业压根也不会去申请高新了。审核的时候,财务专家其实可获得的财务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的财务问题是很难在审核过程中被发现的。这可能也是高新审核一般需要四个技术专家,却只要一个财务专家的原因。

科技人员的科技属性较弱。

申报材料对科技人员信息披露的要求是不高的,但有些企业在申报时会比较详细的披露科技人员信息,审核人员就可以得到更多信息。尤其是科技人员的专业,学历、公司职务方面,是能看出不少眉目的。比如你专业很多都是不对口的,学历普遍都是高中及以下,公司职务是财务、市场、生产的,审核人员对你科技人员的定义肯定是要怀疑的。要不你索性就不披露的那么详细。

研发费口径一般是一致的,都是会计口径,不一致的一般是年度审计报告后续出的,对研发费金额进行了调整。但这两个口径和研发费专项审计报告的口径一般是不一致的,一般会计口径要大于高新口径。其实差异大了,什么原因财务专家心里都有数,尽量写专业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