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酒类知识产权保护成为行业的重点关注话题,酒类商品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推动酒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保护知识产权能够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注重无形资产的增值。而酒行业中“傍名牌”“打擦边球”的侵权现象屡禁不止,这样的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对品牌及商业价值也会造成巨大伤害。
“蔺郎”案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自2015年始,因商标争议,“郎酒集团”与“蔺郎集团”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七年之后,双方围绕“郎”的争议终于有了定论。回顾这场七年之久的商标侵权案,可谓一波三折。
2015年,郎酒公司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对蔺郎集团名下第1647532号“蔺郎LINLANG及图”商标予以无效宣告。
2016年5月,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对蔺郎商标予以维持,后郎酒公司提起行政诉讼,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判决撤销商标评审委员会关于第1647532号“蔺郎LINLANG及图”商标无效宣告请求裁定,并重新作出裁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了一审判决。
2019年1月,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裁定书,裁定蔺郎集团名下第1647532号商标予以无效宣告。同年12月,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蔺郎集团名下第17642573号、第17642558号商标予以无效宣告。
2018年至2022年期间,郎酒公司就蔺郎集团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事宜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决泸州蔺郎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蔺郎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古蔺蔺郎酒业销售有限公司等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变更企业名称并停止在企业名称中使用“郎”字、在《泸州日报》刊登声明消除影响。
“蔺郎”案是近几年围绕酒类知识产权问题的一个典型事件。四川弘齐律师事务所古国林律师表示:
“‘蔺郎’商标侵权案经历长达近7年的诉讼并取得最终胜利,尤其是在“蔺郎”曾为有效商标的情况下,经历了商标宣告无效、行政诉讼、民事诉讼,虽然过程曲折,但是能够显示出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增加。”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指出:“知识产权逐渐成为酒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提高对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和运用的意识,是酒类企业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活力的重要保障。”
在中国酒业7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中,许多企业因为知识产权意识的薄弱错失战略机遇,甚至被迫退出历史的舞台,让人扼腕叹息之余,也凸显了酒业知识产权意识的薄弱。随着酒类产业新一轮高速发展,知识产权对产业、行业和企业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如何在全球化视野下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做好中国酒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知识产权创新工作,意义重大。
因此,“蔺郎”案的胜利,不仅是郎酒公司的一次维权胜利,也对酒企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启示。
北京万商天勤(成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姗律师表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知名酒类企业往往拥有大量商标、立体商标、外观设计专利、配方工艺专利、商业秘密等,很多知名酒企都有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对知识产权进行监控、创造、管理和保护。”
古国林律师建议: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系统性管理和预见性管理水平,做好前端监测、中断维护、末端维权,以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竞争力。
(完)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