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侵权商标一般不判刑,但侵权人是否有主观意图,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采取补救措施,积极和解。接下来,企服快车财税小编为您介绍未知侵权商标判决的相关内容!欢迎您阅读!

一、不知情侵权商标判刑吗?

所有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益的行为都是侵犯商标权的行为。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无论侵权人是否有主观意图,都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依照刑法的规定,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志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志,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未经注册商标人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

2、客观上,行为人应当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也就是说,商标是相同的,使用该商标的商品是相同的类型。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主要包括: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2、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注册商标并将更换商标的商品投放市场 .理论上,这种行为也被称为“反向假冒” "行为。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结合《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可以证明该商品是合法取得并解释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这种商标侵权形式需要卖方主观认识为要素。

4、伪造或者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志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志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侵权行为是商标标志的侵权行为,包括“制造”和“销售”。

5、其他损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案件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对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包括:

1、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品名称、装饰用作同一或者类似商品,误导公众;

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3、以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名称或者突出使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的,容易误认相关公众;

4、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文本注册为域名,并通过域名进行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活动,容易误解相关公众。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未经商标权人的同意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我国商标法采用的是注册在先的原则,因而我国商标权保护是针对注册商标而言的。

未注册但已经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虽然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享有禁止他人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的抗辩权利,但不享有商标法提供的禁止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法律保护。

三、怎么辨识这个商标是否构成侵权了呢

1.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等带来商誉损害。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损害事实。

3.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系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4.不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造成商标权人的损害结果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