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减资是通过一定程序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的法律行为。那么,公司减资的法律程序是什么呢?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企服快车财税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让我们一起了解。
一、公司减资的法律程序
(一)股东大会决议
决议包括:
1.减资后公司注册资本;
2.股东利益和债权人减资后的利益安排;
3.修改章程的事项;
4.股东出资比例的变化,公司作出减资决议时,应当注意,公司减资后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最低限额。
(二)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三)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
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布。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偿还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
(四)变更登记
公司损失严重,总资本与实际资产差距过大。公司资本已经失去了证明公司信用状况的法律意义,股东也因为公司的年度损失而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
二、公司减资的原因
(一)一次性偿付累积债务。由于多年经营亏损累积,即使以后若干年,企业的利润也无法弥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减资,用以弥补累积的亏损。
(二)调整过多的资本。公司成立初期需巨额资金,步入正轨后,资金则有可能过剩,因此亦需减资。
(三)增派股息。由于股息是根据资本利润额进行分派的,所以减少资本就能增加股息。
同时,还可与“一次性偿付累积债务”结合,一扫亏损,尽早恢复分红。
(四)公司合并。这通常是在公司资产平衡时进行。
(五)分离部分。将公司中某些部门分离独立时,资产也随之分离,这对企业来说也是减资。减资有形式上的和实质性的两种。形式上的减资是指仅在账本上减少资本,而公司财产不减,比如公司购回一定比例的流通股票,降低面额,将一笔资金归还股东等。因经营状况不佳而需弥补亏损的减资是实质性减资,大部分减资属于这种情况。
三、公司减少注册资金减资的几种情形
资本过剩,即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或缩小公司经营规模不需要现有数额的注册资金;
公司严重亏损,长期无法弥补;
因公司派生分立;
公司注册资金逾期仍无法到位;
公司虚报、虚假、抽逃注册资金经处罚后仍无法纠正;
公司回购公司股东股权,需同时办理减少注册资金及相应实收资金;
其他需要减资的情形。
公司减资后的注册资金不得低于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最低限额;
公司减少注册资金的,应当自公告之日起45日后申请变更登记;
公司的帐面或经审计后的每股净资产高于1元的,允许按每股1元及以上的价格减资,若每股净资产小于1元的,原则上不允许按每股1元的价格减资,减资的价格原则上不能高于每股净资产;
减资的方式若为非货币方式(即股东因减资而收回的资产系非货币),应当经依法设立的中介机构评估作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