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非常重视自己的权利,当商标侵权发生时,作为侵权人会主张自己的权利,那么侵犯商标转让标准呢?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企服快车财税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让我们一起了解。

一、侵犯商标权转让标准

1、非法经营和非法所得定罪的起点大幅减少

一是将假冒注册商标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放在“ 非法经营数额 “定罪的起点从原来的10万减少到5万;二是增加侵犯商标权的规定,即违法所得达到3万元的,也应当定罪;三是将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从原个人犯罪标准的5倍降低到3倍。

2、未保留驰名商标特别保护规定,定罪要件由一变二

“追诉标准” 假冒他人驰名商标 “专门列为转让标准,对营业额和违法所得没有必要的数额要求。

只要假冒驰名商标,无论是否有营业额和违法所得,都应转让;解释不仅没有保留,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规定,无论是假冒普通商标还是驰名商标,除假冒注册商标外,都必须具备两个要求,营业额和违法所得必须达到一定数额。

3、以共犯论处提供便利条件和帮助的

过去,《追诉标准》对商标侵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和帮助的,不包括在追诉范围内, 工商执法人员也没有把这作为打击的重点。

现在,《解释》第十六条规定,明知他人侵犯知识产权罪,为他人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和帮助, 以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共犯论处。

这些行为 主要包括:提供贷款、资金、账户、发票、证书、许可证,或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运输 输送、储存、代理进出口等。

4、“ 非法经营金额不符合“非法经营金额” 真品价 “计算,按销售价格计算

非法经营金额是衡量知识产权侵权是否构成犯罪需要转移的关键指标。

过去,追诉标准没有明确规定, 办案差异较大。

一种观点主张以假冒商品的真实价值计算,另一种观点认为应以假冒商品的实际销售价格计算。

《解释》综合考虑了各个方面的含义 见,规定按三种情况计算“非法经营金额”。

即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实际销售价格计算; 制造、储存、运输和未售出的侵权产品的价值,应当按照标价或者已查明的侵权产品的价值进行制造、储存、运输 计算权利产品实际销售平均价格; 侵权产品无价格或者无法查明实际销售价格的, 根据被侵权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

这一规定更好地体现了适应犯罪和刑罚的原则, 可以更客观 反映侵权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

5、明确违反不同犯罪时的处罚原则,提高可操作性

原《规定》对此没有具体规定, 如果某些指控没有具体的定罪量刑标准,一些问题将无法长期解决; 虽然有些罪名已经通过司法解释明确了定罪量刑标准, 然而,随着犯罪情况的变化,这些标准已经不能满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现实需要。

现行《解释》第十三条、十四条 本条分别规定了违反不同罪名时的处罚原则,使上述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依法查处商标侵权案件将发挥重要作用。

六、解释了容易引起分歧的术语 , 移送标准统一二、商标侵权行为怎么处理

1.自行协商。

如果双方能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后和解,则既可以使商标权人迅速有效地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使侵权人避免声誉的损害。

企服快车财税提醒,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调解。

调解不是解决著作权纠纷的必经程序,当事人愿意调解、达不成调解协议或调解后反悔的,都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3.给予行政处罚。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受礼商标侵权案件后,通过调查取证、在认定事实的前提下,制止侵权行为,并根据侵权人违法事实和情节轻重、作出行政处罚。

具体处罚措施包括:

(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2)收邀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

(3)消除现在商标上的侵权商标;

(4)收邀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5)责令并监督销毁物品;

(6)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发罚款,并可以责令侵权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

三、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未经商标权人的同意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我国商标法采用的是注册在先的原则,因而我国商标权保护是针对注册商标而言的。

未注册但已经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虽然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享有禁止他人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的抗辩权利,但不享有商标法提供的禁止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