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澳大利亚,WiFi技术是澳大利亚政府的一家研究机构在上世纪90年代发明,并于1996年在美国注册专利。
发明人是欧沙利文博士,他领导的一群悉尼大学工程系毕业生组成的研究小组攻克了这个难关。
澳大利亚政府因此收取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电器电信公司(包括苹果、英特尔、联想、戴尔、索尼、东芝、微软等)的专利使用费。
《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澳大利亚人对于专利的申请和利用非常重视,近年来比较著名的专利转换例子wifi,即无线网技术的专利使用。
1996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在美国成功申请无线局域网标准底层技术专利,此后虽有关于是否要放弃wifi专利的争议,但该研究组织和其背后的澳大利亚政府仍然在2013年该专利过期前,因该专利广泛使用收获共4.3亿美元。
澳大利亚专利申请活跃,比较显著的专利包括制药、电子通信和太阳能等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庞大,在其后的制造和销售环节当中,这三个领域的活跃程度和其专利申请数量成正比。
澳大利亚每年申请专利的数量约为两万到三万件,2015年公布的数据有28605件标准专利进行申请。
在这两万多件专利申请中,非澳大利亚本国人在专利申请中占绝大部分比重。
胡方指出,比如2015年和2016年外国在澳大利亚申请专利的数量比重达92%,澳大利亚本国人进行的专利申请只有8%。
而在这些外国专利申请当中,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分别占据前四名申请国家位置,总共占澳大利亚专利申请总量的63%。
这一显著的特征,实际显示出包括美、日、欧等跨国企业和机构在澳大利亚极度重视自身知识产权资产组合。
这些专利在澳大利亚的注册并不仅仅只是申请不转换,这些专利已成为企业和机构的资产和利器,进则能够利用这些专利发明在澳大利亚试点新型的产品,而退则可以向澳大利亚政府申诉其他的企业未经许可使用他们的专利。
俄罗斯是世界上第4个颁布专利法的国家。
俄罗斯的科技整体水平仍居世界领先地位,且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和技术。
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指出,每万名俄居民申请专利数量为2.62,这个水平高于中欧和东欧国家。
尽管俄罗斯科技全球领先,但市场利用率非常低。
首先,俄罗斯专利审批制度实行实质审查制,即在专利授权之前需要进行检索,判断新颖性和创造性,俄罗斯专利授权速度较慢。
近几年,其实质审查周期平均为 6~7 个月 。
此外,在专利费用方面,俄罗斯除了缴纳申请费外,还需要缴纳实审费,对于多项创新设计,每增加一项需要缴纳加项费。
专利成本高,无形中极大地推升了专利的价格。
其次,俄罗斯政策法规推行速度低,市场化程度不足,也是专利技术市场利用率偏低的一大原因。
尽管政府年年拨款,资助大量科研机构,专利数量连攀新高,但专利技术还只停留在纸面,与市场完全脱节,专利转化内部驱动力明显跟不上,企业利润更多来自于市场垄断和政策倾斜。
最后,俄罗斯专利维权成本过高。
尽管俄罗斯法律非常完善,但整个社会盗版侵权现象泛滥,专利侵权难在举证环节,专利维权诉讼需要支付的法律费用和时间成本都明显超出普通企业和个人可以承受的范围。
这更造成俄罗斯专利费用越来越高,专利权人缺乏提起侵权诉讼的积极性,造成整个俄罗斯专利技术闲置,专利沉睡现象进一步加深。
日本专利申请数在2006年以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尽管如此,从国际化专利申请率来看,日本从2008年后逐年增加,2013年这一比率高达32%。
在专利法的推动下,日本企业的技术改革与创新意识强烈,其《专利合作条约》的专利申请量多年连续位居世界前列。
美国专利含金量较高,美国企业更愿意投入更多经费用以购买专利。
美国企业愿意投钱,自然激励更多人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专利,形成专利技术变现的良性循环。
为进一步提高专利技术实施率,美国实施了拜杜法案,私人机构可以享有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专利权,为政府、科研机构、产业界间合作搭建桥梁,使得在校大学生申报的大部分专利能够商业化,加快了专利成果产业化步伐。
最后来看德国。
数据显示,德国专利商标局在2016年度一共审结了75501件德国的商标申请,与2015年相比增幅高达14.9%。
而德国发明专利申请最集中的专业类别仍然是机械、汽车和电气。
《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薛成俊介绍,德国是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产品的研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到现在比竞争者领先一步仍然是德国工业的核心理念。
德国制造业在保持一流质量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通过领先行业一步的方法来取得优势地位,德国是非常注重专利保护。
早在1877年德意志帝国时期就设立专门的专利局,负责专利的注册和保护。
德国的专利保护最长期限为20年,主要专利申请来自一些大型企业,以2015年为例,博世公司申请专利3841项,戴姆勒1762项,宝马1436项,还有西门子、大众、奥迪等占据德国专利总数很大一部分。
这些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研发部门,专利技术大都会用在自己的产品上,一些中小企业则会通过与大专院校或研究所合作的形势量身定制专利,为其产品升级换代提供技术支持,专利的利用率非常高。
德国专利和商标局对专利的审核非常细致,有800多名专门负责审核的工作人员对送审专利进行初步筛选,使得正式注册登记的专利保持较高质量和应用价值,而不只贪图数量多少。
更多北京专利申请内容资讯相关推荐之国家知识产权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9件http://www.epbiao.com/shangbiaos/12485.html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