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5日,是一个全民打假的日子。在企服快车,也有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假货。在我国的《刑法》里,有一条罪名叫“假冒注册商标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个罪名主要是针对为达到冒充他人商品的目的而在商品上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以及为实现该目的而实施的预备行为。现如今,许多假冒注册商标,让消费者很头疼。
这种行为在现实中非常常见,相关的新闻随便就能搜出很多。强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假冒他人商标的“搭便车”行为也相伴而生。
这种类型的假商标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第二是在商业活动中使用。除了不法分子主观恶意假冒以外,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有些商家缺乏商标意识,商标被他人注册走,自己就陷入了“假商标”的侵权纠纷中。
因此我们常常劝告大家要及时注册商标,可不是在危言耸听。
似假?不一定假!
前一种假商标,是不法分子制假售假,贴上名牌商标欺骗消费者。还有一种假商标,则让人捧腹。
话不多说,大家自行感受一下这一波山寨界的泥石流吧,看完一定会让你佩服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这些看起来满满劣质感的商标,大多出现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主要原因是正规知名厂家原材料供应不足,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而这部分空缺就被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补上了。
好在随着当下监管监察越发严格,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假货已经越来越少了。
不过,做这种假商标的人不一定是不法分子,也有可能是正规厂家自己“造假”!你不信?那来看看这些商标
这些商标的注册人,可是实打实的知名厂家,之所以要注册这些名字,都是为了避免遭山寨而先下手为强,认真说起来,也是无奈之举。
那些年遇到的假代理
看完了假商标,接下来就要为大家揭开行业内幕了。在企服快车,除了假商标以外,其实还有各式各样的“假货”,近日商标局官网就总结了八类代理机构涉嫌违法行为。
一、虚假宣传与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关系。代理机构宣称其经商标局批准、与商标局长期合作、有内部渠道、与工商总局通用律师等。
二、伪造虚假荣誉。代理机构宣称其被商标局授予相关荣誉称号,伪造商标局授牌、颁牌等。
三、虚假承诺。代理机构承诺申请人通过其代理商标申请通过率百分之百,或提供包过合同等。
四、虚假宣传注册程序、周期。代理机构宣称其代理申请商标可以快速受理、审查、取得注册证等。
五、伪造相关文件、信息。代理机构伪造商标申请审查流程信息,误导商标申请人。伪造商标局文件、印章等,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商标注册、分割、转让等。
六、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代理机构诋毁其他代理机构,夸大其代理商标驳回复审成功率,欺骗申请人变更代理进行复审或诉讼。谎称申请人的商标在其他类别被抢注,诱骗商标申请人增加其他类别的商标申请。宣称其可以通过非正常手段处理在先权利申请障碍。宣称其能提前获取尚未公开的商标申请审查结果。欺骗申请人商标被驳回,被撤销、被无效宣告。
七、虚构收费项目。假借商标局名义,收取商标申请费用之外的费用,欺骗申请人。
八、团伙诈骗。欺骗申请人受让有关商标,另安排他人对上述商标提出撤销、异议、无效宣告等恶意申请,诱骗申请人支付高额费用后撤回相关申请。
怎么样,在这些违法行为中,有些是不是似曾相似?
在这八点违法行为当中,第一、三、四、六点是商标注册人最常遇到的,如果说过去你还心存疑虑,如今已经被商标局点名批评,再接到这样的电话,你可以毫不犹豫的挂掉电话了!希望在未来,也能有企服快车的315晚会,打击揭露企服快车的不正之风,让知产人的权益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