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管理会计在中国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应用体系。

目前,管理会计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应用和推广,难以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正常功能和作用。

一.管理会计的发展概况

管理会计长期以来一直是发达国家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方式,中国的管理会计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会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可以通过管理会计制度完善奖惩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会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事物本身的限制。

例如,在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和推广过程中,不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不严格的执法力度会影响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会计软件的应用.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会影响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

二.目前,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在发展和应用中存在问题

1.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

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在应用中没有发挥最大作用,主要原因如下:

①单位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认为管理会计职位可有可无,难以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职能的作用。

大多数单位没有设立管理会计职能部门,使管理会计管理活动处于空白阶段,单位将管理会计任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不仅分解了管理会计的完整功能,而且降低了单位的工作效率。

②管理会计的应用更加抽象和深刻,抽象的数量模型难以使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发挥充分的作用。

此外,管理会计适用于一般的理论分析。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不能单独使用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而应善于思考和结合经验,将管理会计与单位实践相结合。

2.落后于时代步伐。

知识经济是基于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分配.在使用的基础上,对单位的要求不仅限于生产服务,而且整合了丰富的信息或活动。

目前,管理会计的发展无法跟上知识经济的步伐。

同时,单位的管理.组织结构.产品和服务正在积极改变和调整,因此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管理会计标准,需要管理会计提供更全面的.及时的信息可以跟上经济发展的要求。

3.管理会计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

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在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管理会计在规划到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会计人员实施和实施,因此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价值标准.专业素质等方面需要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信息扭曲和低职业标准在管理会计中很常见,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

4.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自身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会计人员的管理意识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管理会计人员地位不高,单位边缘化趋势,工作时间相对零星;二是单位决策者不够重视管理会计的管理作用,决策者的管理意识直接影响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