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侨报》近日报道,近年来,微信里的各类美食群和代购群,是不少在美华人活跃的社交平台,但很多人都不清楚随之而来的法律问题。近,有报道称,休斯敦有30多名中国留学生因合伙开微信私厨被人举报,或面临被遣返。
美国移居与海关执法局公共关系专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无法确认是否有学生因为做微商而遭到遣返。在一些情况下,留学生是可以被授权工作的,但如果违反相关规定,学生可能被要求离开美国,而且不再允许回来。
网络爆料称30多名中国留学生微信卖甜品面临被遣返
据报道,近某“知名论坛”曝出一则消息,称休斯敦30多名中国留学生合伙开了一家微信私厨,售卖甜品。当地一家中餐馆老板因被抢了生意,进行了举报,这30多名留学生将面临被遣返的命运。
报道称,大纽约地区聚集着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微商产业更为发达。家住新泽西的小刘表示,为了方便吃到各类美食,自己就加入了不少满足这类需求的微信群。
其实,不管是在微信上贩卖食品,还是代购赚钱,都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这样的案例在全美并不少见,之前也有留学生因微信代购,被发现后遭勒令遣返。
记者追访留学生工作若违反规定可能被要求离开美国
美国移居与海关执法局(简称ICE)的公共关系专员卡丽莎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学生持有留学生签证即F-1签证,意味着他们是来美国学习的。在一些情况下,持F-1签证的学生是可以被授权工作的。这些有具体的规定,如果违反这些规定,学生可能被要求离开美国,而且不再允许回来。
卡丽莎告诉记者,对于持有F-1签证的学生,其工作的机会是有限的。因为在来到美国之前,F-1签证的学生必须证明他们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来支付学习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如果学生想要工作的话,第一步应该先告知指定的校方负责人。如果校方负责人知道学生在不被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将会报告给学生及交流访问者信息系统(SEVIS)。
一旦被报告就意味着违规学生在该系统内的记录将会被终止,从而不得不立即离开美国,而且可能不被允许再次返回美国。
校外工作是面向已经至少完成了学习项目内一整年的学年课程,而且具备美国国土安全局规定的“紧急情况”下认定的“经济困难”条件的学生。
学生说法校内打工限时挣得少在美做微商企服快车人在
在美国留学的小钟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美国做微商企服快车人在,但是没事可以,如果被举报只能自认倒霉了。他告诉记者,美国的学生签证是F-1签证。持有F-1签证的学生只能在校内打工,例如在校内的餐厅、咖啡馆或是担任宿舍管理员等等。这类打工只要一周不超过20小时就行,但是收入很少。
“大城市有很多留学生打黑工,一般做微商、卖食品之类的。”他说道。小钟还告诉记者,“一般的微商,没有什么成本,自己炒菜自己卖。”
小钟表示,这种微商行为被抓到了肯定不是小事,毕竟牵扯到食品、安检等方面的法律。
专家提醒在美从事网络平台商业活动需注册公司
留学生到底能不能在美打工?美国艾克留学的咨询顾问黄女士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持有F-1学生签证的留学生可以在校内合法的参加兼职工作。
一般大学校园里都会提供一定的工作机会给留学生,在不违反一周工作时间上限的前提下,留学生可以在校内合法的打工。
另外一种合法的工作形式就是使用CPT(课程实习训练)或者OPT(毕业实习训练)进行与自己所学领域相符合的工作。CPT适用于未毕业的在校生,一般通常是研究生,OPT适用于已完成学业的学生。
黄女士表示,在美留学生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打工机会。毕竟获取留学签证的前提就是留学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或者经济资助支付在美期间的一切费用,包括学费以及生活费。留学生需要熟悉相关美国移居局的法律法规,避免出现类似的违法情况而遭到遣返的后果。
她表示,留学生私下微信买卖是绝对非法的。只有在美国合法的注册公司并雇用有就业资格的留学生或美国人,取得相关资格证照后,才能合法的进行商业活动。
华人律师表示,在美的各项收入都应向美国政府报税。即使是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从事网络平台的商业活动也需注册公司。其中,食品行业的规范更加严格。想要合法经营餐饮,必须提前获得相关证照。留学生若想从事相关的商业活动也并非不可能,他们可以注册一个公司,以公司的名义从事商业活动。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