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创”政策的驱动和影响下,这几年的创业热潮一波接着一波,许多有想法、有抱负的人纷纷跻身到创业一族,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创业史。近期,小编发现有不少老板把注册公司这件事儿想得过于简单了,觉得不就注册一公司吗?取个中意的公司名字,确定好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公司地址这些就ok了。这里要提醒各位准备开公司创业的老板们,注册公司看似简单,里边的学问却不少!
1、新公司没业务可以不记账报税?
很多新老板都会问一个问题:公司刚注册,还没有营业、盈利,这就要开始记账报税了吗?手头太紧,公司还有很多需要钱的地方,能不能先不记账报税啊?或许有的还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只是做一些小本生意,怎么可能查到自己呢?那你就错了!
企服快车财税温馨提示:工商、税务已经与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征信系统联网!公司末注销的情况下,必须做账报税。否则法人及股东将有信用污点!
一、做账是必须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领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0日内要办理税务登记,当月建账。企业必须要有一名专业会计,根据原始的票据凭证,为企业做账。
二、报税也是必须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营业执照批下来后,首月建完账后,次月开始进行纳税申报。不管有没有赚钱,也不管有没有生意,每个月都要根据运营情况做账,然后根据账本向税务局做税务的申报。
三、不做账报税后果大大的!
不能贷款买房
不能办移民
不能领养老保险
公司每年会被税务局罚款2000至2万元
企业欠税,法人会被禁止出境,无法购买飞机和火车票
企业长期不报税,税务局将上门查账
长期不报税,发票机被锁
进入工商经营异常明了,所有对外申办业务全部限制,如:企服快车、进驻商城等。
总之一句话,新注册公司不做账不报税,无疑是把自己往绝路上逼!一旦被查出来,公司将处处受限寸步难行!请三思而后行!!
2、新公司名字难取,重复率太高?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增的企业有670万户,如此庞大的数量让公司名重复率非常高。而且,同一行业还不能有相同或类似的,你叫南方动力,我就不能叫新南方动力。一番筛选下来,自己喜欢的名字很有可能就注册不了。
在避免重复率上,三个字或四个字确实会比两个字要好,小编建议老板们可以取一些没有实际含义,但是朗朗上口,容易记住的名字,可以运用谐音等方法取名。
另外,为了更顺利地注册,还需要多准备几个名字,有备无患。
3、新公司,注册资本越高越好?
一、为了显示公司实力,注册资本填得越高越好?
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后,股东在注册公司时可以不用缴纳注册资本,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注册资本填得越高越好?当然不是!事实上,股东是以注册资本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在股东没有缴纳注册资本前,注册资本就是股东对公司欠的债务。那什么时候需要还这笔钱呢?由股东自己决定。
当然了,如果公司有外债,股东依然需要在注册资本的范围内承担这些债务。也就是说,注册资本越大,投资人的风险就越高!既然这样,那是不是注册资本越少越好?当然也不是!注册资本越少,股东的风险是越小了,但公司的贸易伙伴风险就大了。一般我们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都会考虑一家公司的债务承担能力,毕竟在大多数人的思维里,跟大公司合作总归比跟小公司合作靠谱。
二、缴纳注册资本时,找人垫资,这样注册资本就缴纳完成了?
不用这么麻烦!注册资本认缴制下,缴纳注册资本其实非常简单,自己可以决定什么时候缴纳注册本。所以,压根不需要找人垫资来缴纳注册资本。
三、注册完公司,拿到营业执照就万事大吉了?
注册完公司,拿到了营业执照,就可以美滋滋的开始我的创业梦了,真爽!打住,事情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注册好的公司是需要维护的。不仅要记账报税,还要年报,并非只是一张营业执照这么简单。注册公司后,老板们需要做的有很多,比如:
(1)、’每年1-6月,要进行上一年度的工商年报,不年报的将被列入“异常企业名录”,法定代表人失职行为将被记录到个人征信系统中;
(2)、营业执照签发一个月内,必须开始税务申报,即使没有收入,也要进行“零申报”,否则将面临罚款并加入到税务“黑名单”!
所以,老板们千万不要觉得公司就是一张对外的名片,需要时就拿来用用,不用的时候就放在一边不管,一定要好好维护!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