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侵权事件频出,创业者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逐渐上升,作为知识产权+项目规划真正专家,能知识产权认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未雨绸缪永远比亡羊补牢更重要。最为常见的知识产权要数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和版权登记了。那么这三者分别保护什么权益不会被侵权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商标、专利和版权分别是什么?

商标,简而言之,是用来区分商品或服务并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它是最常见的知识产权类型。

专利是指受法律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

版权又称为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

商标、专利和版权分别保护什么?

我们举例说明: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汽车成了各大巨头争相研究的领域。假如A公司的研发团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研制了新一代智能汽车,那么A公司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呢?

首先,产品在上市前应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比如取名为“ABC”,那么“ABC”就可作为这款汽车的商标,一旦“ABC”商标通过了注册,那么在智能汽车领域,未经A公司允许,他人就不可以再使用“ABC”这个品牌。

其次,仅仅不让他人使用“ABC”这个名字当然不能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比如智能汽车中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就无法通过申请商标来保护。此时,专利就派上用场了。如果A公司为该项技术申请了专利,竞争对手即便破解了相关技术,也不能擅自用在自己的产品上,这就最大限度地保护了A公司的专利技术不受侵犯。

再次,软件系统对于智能汽车也非常重要,为了防止竞争对手抄袭软件源代码等,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软件著作权属于版权的一种),如果抄袭事件发生,A公司的软件著作权证书就是强有力的维权证据。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不同知识产权保护的领域各不相同:商标保护的重点是商品或服务的标志,而专利保护的重点是具有新颖性的技术,版权保护的重点则是独创性的作品。

知识产权保护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具体来讲就是:

1、商标保护:产品名称、公司名称、Slogan。

2、专利保护: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其中:

(1)发明专利方面保护的是:算法、商业模式、应用场景;硬件产品的设计与连接关系;硬件电路的设计与连接关系。

(2)实用新型专利方面保护的是:硬件产品的设计与连接关系、硬件电路的设计与连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