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恢复情况似乎仍然难言乐观。以轻工类商品展出为主的第107届广交会第二期,成交仅为84.6亿美元,比去年秋交会同期增长2.1%,比去年春交会同期增长19.7%,增幅远逊色于机电为主的一期展。
4月29日,广东一家大型玩具生产商告诉本报记者,今年前4月订单多数仍是欧美采购商们在去年圣诞节和感恩节后的补单,企业在手订单对比惨淡的去年同期,增幅未能超过10个百分点。该生产商是美国玩具巨头美泰集团在华的供货商之一。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副部长易小准曾在本届广交会二期展时先后调研。有参与调研座谈的企业透露,由于劳动力及原材料等成本的上涨、对人民币升值的担忧是企业在调研座谈会上集中反映的两大议题。
有行业协会人士亦透露,近月对各类出口行业的摸底调研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行业的净利润率就将直接下降1个百分点,综合测算下来,两个点的升值幅度,已经触及出口商的承受底线。
欧美订单仍疲软
商务部仍然将广交会二期数据呈现的形势定性为“恢复性增长”。
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人士称,汇总本届广交会期间调研情况来看,成交总额虽有所增长,但增幅低于预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美欧市场成交仍然未见改观。
占本届广交会二期成交额近90%的轻工产品,实现成交额75.9亿美元,仅比上届增长3.8%。其中陶瓷制品成交13.2亿美元,与上届持平;家具及配件成交9.3亿美元,下降6.7%;日用品成交8.5亿美元,增长1.6%。
上述商会人士指,成交低于预期的原因之一,是冰岛火山灰导致的航班延误,使得不少欧洲采购商无法到场,欧洲采购商二期到会比上届同期下降超过两成。展会前两日对欧成交下降幅度达9%;而美国市场需求仍偏低迷,成交额相比上届有所下降。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陈朝仁表示,短单多、长单少的现象当前仍然突出,欧盟、美国、中东等主要市场成交的下降,说明国际主要市场复苏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不宜过于乐观。
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曾在展会期间邀请15家轻工类出口商座谈调研。参会企业说,调研会上的主流观点仍然将当前订单的增加归因为欧美采购商的补货需求,“如果采购商们库存水平恢复正常,终端需求还未见明显起色,订单有可能再度减少”。
广东一家大型玩具贸易商提供的一组订单数据佐证了出口恢复的艰难。与这家企业长期合作的一家欧盟客户2008年给了该企业360万美元的玩具订单,2009年订单额大幅缩减到60万美元,2010年全年订单额虽然还未完全敲定,但是预计额度在150万美元左右。
实际上,虽然今年一季度中国出口增速接近30%,但是玩具、家具、服装、箱包等多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远远达不到平均水平,服装、箱包等产品3月份出口额甚至还在下降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