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腾讯“微信”商标申请并没有及时全面布局,致使诸多类别被其他公司或个人注册,为“微信”商标的延伸发展埋下隐患。
近日,腾讯发现有公司涉嫌侵权其“微信及图”商标和“Wechat”驰名商标,涉嫌不正当竞争。
随即将三家公司起诉至法院。
腾讯:被告侵权且不正当竞争
原告腾讯公司早在2011年1月24日就向商标局提交了“微信”图文商标注册申请,分别是:
第9类,“计算机、计算机软件(已录制)、计算机程序(可下载软件)”等商品;
第38类,“计算机辅助信息和图像传送、视频会议服务、信息传送”等服务。
2014年腾讯深圳公司与腾讯北京公司签订了《商标普通许可合同》,许可腾讯北京公司使用上述注册商标。
经二原告长期的大量使用和宣传推广,“微信及图”商标和“Wechat”商标已在市场上属于具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驰名商标。
腾讯认为,被告以下2点行为构成侵权:
1、在网站上公开宣传和推广“微信食品”线上商城、生态体验餐厅、社区生活营行等服务,并通过微信食品商城提供食品类商品的电子交易服务。
2、在线下经营标注“微信食品”店招及标识的社区生活营行、生态体验餐厅、生态体验会所等,并在相关市场推广活动中大量使用“微信食品”、“微信食品WECHATFOOD”等标识。
故此,腾讯诉称:三被告的上述行为侵犯了二原告的驰名商标,构成商标侵权。
此外,微信食品公司将“微信”登记为企业名称,具有明显的攀附恶意,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构成不正当竞争。
三被告作出答辩,都认为不构成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其中,微信食品公司答辩称:
1、其合法持有第10213090号“微信”商标,2016年8月27日被核准注册在第29类食品等商品上,其从事属于自己经营范围的商业活动,并无不当;
2、其商标注册时间早于腾讯公司两商标,与两商标既不近似,核定使用的商品和服务亦不类似,未侵犯其商标权;
3、微信食品公司取得商标并运营公司之时,原告腾讯的两商标并非驰名商标;
4、微信食品公司将“微信”登记为企业名称,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目前,此案还在审理之中。
一波三折,“微信”商标之路任重道远
近年来,腾讯围绕着“微信”商标,已经多次对他人注册的“微信”商标申请无效宣告或提起维权诉讼。
2015年
腾讯对“微信贷”商标提出异议,2018年06月商评委经审理后,作出不予注册的复审决定。
2016年
腾讯起诉广东微信公司侵害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获赔8万元。
2017年
腾讯公司对第10213090号“微信”商标(29类)提出无效宣告请求,2018年3月成功无效掉该商标。
2018年
腾讯起诉“广东微信公司”、“微信支付公司”等商标侵权案件。
➤截至目前,也还有不少“微信”商标流落在外,不在腾讯手里,比如:
◆注册号为28136003的第1类“微信”商标显示在“王蒙”的个人名下;
◆注册号为25531757的第32类“微信”商标显示在“吴芳芳”个人名下;
◆注册号为25824623的第12类“微信”商标在上海车麦嘉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名下;
◆注册号为25005080的第32类“微信”商标在深圳市梧桐山矿泉水有限公司名下。
此次,腾讯公司起诉三家公司使用“微信食品”侵权,也是在为之前的失误买单,如果在商标注册初期,腾讯就做好了全方位的商标布局,也就不会有如今的尴尬局面。
结束语
如今,微信家喻户晓,成为大众熟悉的社交软件,知名度越来越高,但腾讯却有一堆“微信”商标流落在外,对腾讯来说不仅是商标损失,更是品牌的损失。
因此,对于初创企业来说,一定要有品牌先行的理念。
商标注册一定要进行全类保护,否则商标一旦被他人注册,将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所以,若你所在的企业商标还未进行全类保护,赶紧拨打企服快车服务热线:
158-2729-0669办理,企服快车知产顾问愿为你的企业保驾企服快车,让企业无后顾之忧。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