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不仅对中国,对全世界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疫情之后,为了促进经济复苏,大部分地区都放开了摆地摊。
国家对于摆摊的政策是“五允许一坚持”,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允许临街店铺临时越门经营;允许大型商场开展占道促销;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允许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扩大停放区;坚持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
对于企业破产、倒闭,不得已下岗的人而言,摆地摊也许是在疫情期间最好的创业了,但是有些人却不知道摆地摊是否需要交税?
自然人摆地摊卖东西属于经营行为,所以,应该缴纳增值税,只不过坐商是有固定经营店,摆地摊是行商,流动摊贩而已。
自然人属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照销售额3%来计算增值税,不过,如果个人每次销售额不超过500元,每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若是摆地摊单次超过500元,月销售额超过2万元,那就需要缴纳增值税了,缴纳了增值税就不要忘记缴纳相关附加税费。有一点可以提醒你哦,小规模纳税人附加税费有减半优惠的。
此外,自然人摆地摊卖东西是没法享受月度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季度不超过30万元免征增值税优惠的。
根据财税规定,个人发生应税行为的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按期缴纳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含本数);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所以,个人摊贩是没法享受的,只能归属为“其他个人”,除非去办理税务登记或者临时税务登记。
另外,按照《个体工商户条例》的规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也就是说,摆地摊是否需要办照,取决于各地的具体政策。
地摊经济面对的就是个人消费者,企服快车面能够解决低收入的灵活就业问题,另企服快车面还能增加人间烟火气息。但是它仅限于服务我们基本的生活,稳定就业,增加人民群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