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年纪轻轻,猫狗双全”,堪称人生赢家,能收获到各种羡慕嫉妒恨,但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需要铲屎官们对猫粮、狗粮、零食、玩具等等每一项事无巨细的鉴别。毕竟如今市面上的宠物食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其品质好坏直接影响着宠物们的安全与健康。
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某知名宠物食品公司就被美国铲屎官告上了法庭。一名宠物主人马丁·格罗斯曼在2018年8月向该公司提起诉讼,经过检测,他声称该产品受到重金属,杀虫剂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
重金属超标是近年来宠物食品安全事故中比较频繁出现的,此前山东某宠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全价比熊犬粮”、“全价泰迪专用粮”就被检测出铬指标不合格。
事实上,新的《宠物饲料卫生规定》中明确规定了宠物食品中元素铬的限量是≤5mg/Kg,
铬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金属,现代生活基本都离不开它。1797年法国化学家沃克兰在西伯利亚红铅矿(铬铅矿)中发现一种新矿物,次年用碳还原得到即为铬。
铬是动物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随着对铬的研究的不断深入,铬在参与三大物质代谢、改善动物胴体品质、提高繁殖性能、促生长以及增进动物免疫机能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熟知。
适量添加铬能够促进动物生长,但是铬元素超标却是万万不行的。常见铬的化合价有正2价、正3价和正6价。铬的毒性与其价态有关,金属铬没有毒性,而化合物中的6价铬是强致癌致突变物质, 6价铬还易被机体吸收并且在体内蓄积,3价铬和6价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铬超标对宠物的危害
1)在宠物体内与核酸、核蛋白结合,影响组织中的磷含量。
2)降低淀粉酶的活性。
3)阻止半胱氨酸酶氧化。
4)使红细胞携带氧的功能发生障碍。
5)有致肺癌作用,特别是溶于酸不溶于水的铬化合物更危险。
宠物食品中的铬从何而来
环境污染是最为主要的原因。
环境污染。我国制革、纺织品生产和印染等产业发达,其产生的含铬“工业三废”未经无害化处理排入环境中,导致大气、水体受污染。由于铬具有累积性和生物链浓缩特性,可以离子状态迁移到土壤中,并蓄积于各种生物体内。若在铬污染区域内生产,就可能导致铬的含量超标。
食品加工运输过程污染。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包装也可能导致铬污染。食品中铬正是来源于生产设备的磨损金属屑。此外,不锈钢容器在盛放、烹煮食品过程中会发生重金属的迁移导致铬污染。
食品生产过程非法添加。明胶是动物的皮、骨、筋腱中的胶原经部分水解后,提纯而获得的蛋白质制品,各种动物的骨和皮都可以提炼。一些非法商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作为食品添加剂,还有些厂家采用铬盐鞣制成的皮革下脚料提取明胶,制成胶囊壳。
百亿元宠物食品市场
现代社会,随着铲屎官队伍的逐渐庞大,宠物经济已经成了新风口。
根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突破2000亿元关卡,整体规模达到2024亿元,同比增长18.5%。
“铲屎官”们的消费力吸引着商家和资本的目光,宠物食品消费领跑,占养宠最大的支出。研报同时表示,2019年国内宠物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约400亿元,未来也将以高速增长。不少企业也开始跨界,例如零食业龙头之一的三只松鼠就宣布未来十年将拓展宠物食品,天眼查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增宠物相关企业就有11.5万家。
“喵星人”&“汪星人”的宠物食品监管
面对不断起飞的宠物经济,必然伴随着逐渐严格的监管。2018年4月27号,国务院正式颁布了针对宠物食品的《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宠物饲料标签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并于2018年6月1日陆续实施,2019年9月1日全面实施。新修订的《饲料卫生标准》也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进一步加强宠物饲料管理,规范宠物饲料市场,促进宠物饲料行业发展,
落实与监督执行情况必不可少。监督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我监督,另外是官方的监督。这两部分都是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而且,自我监督与官方的监督并不矛盾,定期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展开自查,并做相应的整改,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赢。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