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政策刺激下的高速增长,让中国一举跃升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水涨船高,自主品牌车企这两年也尝尽了甜头。就在边憧憬美好未来边扩张产能之际,刺激政策退出等多重不利因素的不期而至,将汽车行业快速增长的大潮击退,自主品牌车企这才发现因为“身子骨”比合资品牌弱,因此受到的冲击也更大。
的确,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无论是车企还是政府都需要反思。
过去以贴近消费者的低价格为主要卖点的自主品牌,对于初入市场的消费者确实有很大吸引力,但是这个优势随着消费者的成熟逐渐消失。尤其是在近几年合资品牌价格不断下探、性价比更具优势时,自主品牌的劣势愈加显现。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的话说就是“过去井水不犯河水,现在河水灌到井里了”。
自主品牌应该意识到,未来市场将从激烈的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企业必须实现技术和品牌的突破,以往那种追速和冲量的增长方式需要改变,并且要向中高端迈进。这企服快车面是出于受合资品牌生产的低端车挤压;
另企服快车面,也是看到了中高端主流车型相对较大的利润,都希望去分食这块蛋糕。
除了合资企业产品线逐渐下探,不断推出低价车型冲击中低端市场,合资自主品牌的不断面世,对原有的自主品牌也带来压力。面对双重压力,自主品牌唯有采取措施增加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遗憾的是,在这个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我国的自主品牌还没有一个真正叫得响的品牌,更谈不上世界知名。尽管自主品牌的发展壮大不应依赖于此前的刺激政策,但是,与成熟的合资品牌相比,还处在“少年”时代的自主品牌,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至少在政府采购层面,应该起到表率作用。
近期出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将一般公务车采购标准由2.0L排量、25万元以下,下调至1.8L排量、18万元以内。这个“双18”公务车采购新规,把大多合资品牌的B级车拒之门外,对自主品牌车企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能在“双18”的基础上,提出政府采购量上的明确要求,并且规定够一定级别的官员都要坐自主品牌车,将对整个社会风气起到较大的引领作用,进而带动自主品牌的大发展。
话说回来,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提升才是核心竞争力。尽管受能源、环保、交通等制约,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自主品牌要想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弯道超车,任重而道远。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