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存量审计的特定目标是要验证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是否存在,是否可靠、完整、正确及其分类反映是否恰当、公允。

资产存量审计是资产增减变动审计和资产利用审计的基础和前提。

审计人员要确定企业资产的增减变动是否合法、合规和资产利用的效益性,必要时先要查明企业期末资产准确的结存数量及价值。

现代企业财务审计,通常采用“制度基础审计法”,审计人员在进行资产审计时,首先要研究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对于拟信赖的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时间和范围。

因此,资产审计的程序,大致包括两个步骤: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其中符合性测试是在被审计单位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条件下,为确认其是否被有效执行的一种测试方法。

通过符合性测试能够大大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

调查、了解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实施符合性测试往往又是资产审计的基础。

综上所述,资产存量审计是资产审计的基础,其审计目标可概括如下:

1.研究和评价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实施符合性测试,估计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大小,确定资产实质性测试的性质、范围和重点。

2.实施实质性测试,审查相关的会计记录,验证资产的账面记录与实有量是否相符,以确定企业期末(或资产负债表日)资产存量是否真实存在。

3.确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是否真实、恰当,在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