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法规列举的视同销售行为中,有的构成会计销售,有的不构成会计销售,极易发生漏计或错计税额的情况。

尤其是不构成会计销售的应税业务,如: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等。

由于这些不构成会计销售的业务,在会计上不需通过收入账户核算,而是按成本直接转账,容易出现漏计或错计税额的问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税务筹划

,个体户营业执照怎么申请?只需要上传身份证复印件,填写一些基本信息,就可以成功注册个体户了!并且没有企业所得税,增值税3%,个税核定,综合税负4.5%,其中3%的增值税可以抵扣,实际成本只有1.5%左右。

联系:

15827290669(微信同号)马上注册。

,检查时,可先检查“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原材料”等账户,看其贷方记载,并抽查与之相关的会计凭证,检核账户对应关系,判定有无不构成会计销售的视同销售行为。

然后,根据存货去向,查核相关凭证,核实其税额计算,便可查出有无问题。

常见的错误类型主要有三种:

一是漏记销项税额;二是按成本价计算,少计销项税额;三是与进项税额相混淆。

1.将自制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漏计销项税额。

例:检查某生产企业纳税情况时发现:该企业10月份将一批自制货物用于本企业在建工程。

该批货物的实际成本85 000元,出厂价格100 000元,增值税税率17%。

至检查日,在建工程尚未完工。

企业原账务处理为:借:在建工程 85 000贷:库存商品 85 000

分析:企业将自制货物用于在建工程未作视同销售处理,漏计增值税销项税额。

补计销项税额=100 000×17%=17 000(元)另外,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应作如下调整:

计税收入100 000元,计税成本85 000元。

此项业务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00 000-85 000=15 000(元)(调表不调帐)

2.将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少计销项税额。

例:检查某生产企业纳税情况时发现:该企业10月份将一批自制货物以福利形式分给本企业职工。

该批货物的实际成本18 000元,出厂价格20 000元,增值税税率17%。

企业原账务处理为:借:应付福利费 21 060(17%+1)18000贷:库存商品 18 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 060分析:

企业将自制货物用于职工个人福利,应按同类货物售价或组成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额,而本例企业错按成本价计算,少计销项税额。

补计销项税额=20 000×17%-3 060=340(元)借:应付福利费 34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另外,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应作如下调整:

计税收入20 000元,计税成本18 000元。

此项业务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00-18 000=2 000(元)

税收筹划及涉税风险防范.ppt

下载:ppt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