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支撑重点产业发展,共同促进专利提质增效,全面实现快速协同保护,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依托地方共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创新主体、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截至目前,全国共布局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31家,涉及17个省(区、市),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20多个产业,提供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运营导航等相关服务,保护中心布局初显成效。
简单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归纳为以下几点:
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的快速协同保护平台;
围绕特定产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工作;
提供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运营导航等相关服务。
什么是专利预审服务?
专利预审服务主要是指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备案的申请主体提供专利申请预先审查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局对通过保护中心预审的专利申请进行加快审查,属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行的专利快速审查工作的一部分。
一般而言注册或登记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所在地、符合特定技术领域要求且具有一定知识产权工作基础的申请主体经备案后才能享受保护中心提供的专利预审服务。
各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预审备案有不同条件要求,对开放领域、地区有限定条件,对申请专利类型及所需资料也有相关要求。以上具体可向各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咨询或详询我司顾问。
专利预审服务流程
1、符合相应产业和区域规定的企事业单位向当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申请专利预审备案;
2、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申请文本进行检查与初步检索,并出具预审报告。申请人根据预审意见可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并对预审意见进行答复;
3、经当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合格后,申请人需向专利局提交与预审通过文件一致的申请文件,保护中心经审核后申请加快,案件进入快速审查通道。
专利预审制度有什么好处?
专利预审制度具有审查周期短、非法定程序、以专利质量为导向、聚焦产业和新技术与关键环节的创新等特点。
预审工作是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核心业务之一,是其得以实现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核心支撑。
通过预先审查并加快的案件,其授权周期会大大缩短。发明专利的授权周期从22个月最快缩短到3个月;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周期最快1个月;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周期最快1周。
快速预审服务能够帮助申请人在正式提交专利申请前,消除文本错误和缺陷,提高申请文本质量,预审报告为后续专利审查提供重要参考。
经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后提交的专利申请,侵权纠纷处理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