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

一、流域水环境审计研究现状

国内外环境审计发展史看,审计介入水污染治理问题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代表性事件是美国国家审计署于1969年对水体污染项目进行的审计。

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等发达国家环境审计开展的较为全面,已逐步向绩效审计发展。

美国是最早开展环境审计的国家,荷兰的环境审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中央政府13个部委的23个政府机构以及森林、供水、公共设施等公共管理部门,主要是调查和评价这些部门机构的能量节约、内部环境管理和降低流动性等情况。

环境审计以“水资源”为主题在各国得到普遍重视,则是得益于1992年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该机构开创了以水资源为代表的环境审计的理论先河,各国依据具体情况相继开展了符合本国特点的环境审计工作,时至今日成为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而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上,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审计定义、内容、目标、主体、方法等基本的理论,尚未形成较统一的理论实践体系。

我国对于水环境审计起步较晚,经过各方努力,在对流域水污染审计理论研究上也深入到各个方面。

例如在水环境审计的定义、审计框架和审计模式都有充分的认识,水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水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审计活动。

水污染防治审计的框架方面,主要是依据水污染防治规划,以此来评价政府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将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各项任务和措施纳入审计内容,并将审计调查与合作审计充分结合的方式。

水体污染物为导向的流域环境审计模式建设上,在传统审计关注的资金使用问题基础上,国内学者认为应当结合和遵循水体污染区域性、复杂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划分流域环境审计区域,确定审计对象和内容。

目前的环境审计实务中,多采用项目为导向、以资金审计为重点的审计模式,没有突出区域环境审计的整体效应,难以适应逐步向绩效审计发展的环境审计的需要。

二、流域水环境审计特点

(一)实施审计区域和部门跨度大

由于流域是一个空间整体性极强、关联度很高的区域,流域内各自然要素间联系极为密切,上中下游之间、干支流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极其显著,要实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就不能仅停留在对单一范围的审计,而将评价范围扩大到全流域,综合林业、农业、水利、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二)流域水环境审计长期性和复杂性

由于水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是流域沿岸人口增长、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交通建设等各方面共同作用结果,因此对流域水环境审计不能把一次审计结果作为评价依据,而应长期获取数据,根据累计效应进行评价。

(三)流域水环境审计需要相关会计和整治制度协助

环境会计尚未起步,环境会计信息的而需求与供给存在突出矛盾,而全国尚未建立环境会计准则和操作手册,未形成一套国际公认环境会计制度,微观信息披露的法规。

准则不完善,尚未全面系统披露政府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运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以下简称:

GIS)作为一项多功能的空间信息自动处理与分析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覆盖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显示的信息处理流程的全过程,并逐步形成跨学科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区域综合和空间分析工具。

其中,数据采集、转换、检索与编辑等主要用于获取数据,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以及在逻辑上的一致性数据的存储和组织是一个数据集成的过程数据的格式化、概念化、转换、查询、检索等为基本的数据操作功能,查询、检索、统计分析、模型分析等统称为分析功能。

(一)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1、GIS数据库作为一个强大的数据集成工具,可以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与数据标准将有关的地理空间与属性数据集成,形成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并充分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查询、检索功能实现数据部分分析。

2、地图显示与制作功能这类应用认为是一种地图数据处理、显示与产品制作系统,强调作为信息载体与传播媒介的功能。

从应用部门的类别看测绘及各种专题图制作部门非常重视系统快速、高质量的地图生产能力,随着电子地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GIS的地图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展,其应用领域也随之扩大,如飞机飞行显示系统、城市交通路线检索系统、车辆导航系统等。

3、数据空间分析功能,把GIS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而应用,强调GIS的空间分析与模型计算功能,是GIS应用的较高级层次。

这一功能在涉及空间数据科学研究以及各级管理决策中得到充分应用。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根据审计重点,建立水环境信息数据库,可以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原始数据及新生成的数据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有利于综合评价流域水环境情况。

同时,水环境信息可以随时更新,水环境数据实现了在整个水污染过程中的共享,为全面真实评价流域资金使用、生态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