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环境保护部确定甘肃省兰州市开展环境审计试点工作,为兰州从制度层面探索科学治污的有效措施、深化污染治理工作、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带来了新的政策契机。
兰州将按照环境保护部的部署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努力建设天蓝水碧的美丽兰州。
■开展环境审计试点的决心和信心源于治污实践
兰州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曾经一度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之一。
为了摘掉这顶“黑帽子”,自2011年以来,兰州启动实施了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确定了以人为本、科学治污、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凝聚全市上下力量,采取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立法、严管、问效等措施,全面系统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经过不懈努力,兰州空气环境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2014年老标(API)优良天数达到313天,同比增加14天,达标率为85.8%,实现了优良天数的持续增加。
当前,兰州正在全面评估3年治污成效,着力找差距、补短板,不断强化“从零开始”的理念,推动思想认识由自信向自觉转变,管控措施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工作机制向法治化、长效化转变。
兰州虽然在大气污染治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该内容由中审 网校所属 www.auditc n.com,但这些成绩该内容由中审 网校所属 www.auditc n.com离国家要求、群众期盼还有差距。
应该经常反问:兰州环境管理工作和实施的各类环保项目,是否取得了预期效益?怎样能让这些环保投入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要回答这些问题,光靠总量核算不行,仅凭财务审计也不够。
环境保护部提出的政府环境审计试点工作为兰州指明了方向。
环境审计是对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全面性审计,以环境合规性和环境绩效为审计重点。
审计内容涵盖了环境责任履行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环境审计的目标,就是通过发现问题,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环境保护工作,从而促进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
兰州自愿开展环境审计试点,目的就在于对已经开展的大量治污工作,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的审查和梳理,来一次全面深入细致的“体检”,确保环境管理落到实处、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统筹谋划环境审计试点各项工作
在申请环境审计试点之后,兰州立即行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工协作、重点突破,力求试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在顶层设计方面,按照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政府环境审计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政府环境审计试点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结合兰州实际,邀请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作为市政府环境审计工作技术支撑单位,编制了《兰州市政府环境审计工作—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审计实施方案(2015年度)》和《兰州市政府环境审计工作—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审计技术方案》。
在组织领导方面,成立市政府环境审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发改、工信、财政、环保、住建、审计等部门和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环境审计试点工作。
在审计重点方面,确定了3个主攻方向:
一是政府环境履责合规性审计,主要审计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的确定、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实施与监控的运行、评估和反馈的落实;二是政府环境履责绩效审计,主要审计政府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情况,污染治理能力和污染物排放量变化,以及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三是政府环境履责财务审计,主要审计资金管理的合法合规性、资金收支真实性、资金使用绩效。
在技术支持方面,积极协调环境保护部成立技术指导专家组,对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调度指导,同时,环境保护部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和环境规划院共同参与试点工作。
在资金保障方面,在今年财政预算中,单列1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实施环境审计试点工作
我国环境审计的设想已经提出多年,但在实践上尚属空白,国际上成熟的范例又受制于各种因素缺乏可借鉴性,兰州开展环境审计试点工作,面临诸多困局。
一是缺人才。
环境审计内容涉及政策法规、环境管理、金融财会、科技支撑等诸多方面,需要建立一支具有较强专业背景的环境审计队伍。
试点工作开展之初,兰州虽然邀请了环保领域相关专家,抽调各部门骨干,组成了工作组,但与环境审计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同时,也面临着“自己审自己”的尴尬局面,只能称为环境行政审计。
二是缺标准。
我国环境审计缺乏立足国情、从环境管理出发的专门标准,更没有原则性的规定,环境评价的量化指标不全,审计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在审计过程中容易出现各执一词、推诿扯皮现象,有碍审计的科学严谨。
三是缺依据。
审计的出发点是监督和追责,环境审计缺乏法律层面的肯定,审计程序特别是审计取证标准缺乏依据,环境效益评价具有一定难度和风险,工作推动阻力重重。
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兰州将深入开展调研,积极探索破解环境审计难题的方法和对策。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环境审计专家库,在积极聘请专家、引进符合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通过培训深造、人员交流等方式提升现有审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知识技能。
二是强化部门协调配合。
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强化审计与发改、财政、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共同对环保项目进行监督,开展绩效评价,并探索通过招标竞标、委托第三方等途径,更加客观严谨地开展环境审计工作。
三是建立相关评价体系标准。
邀请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参与编制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准则和评价指标体系,指导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并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逐步建立环境审计的程序规则与报告标准,推动环境审计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是完善地方环境法律法规。
结合兰州的环保实际,加大立法工作力度,修订和完善现有法规规章,探索建立保护环境的法规制度体系,为环境审计提供法律依据。
■以环境审计试点为契机提升政府环境管理水平
兰州目前正处于发展加速期和产业转型期,低碳、环保、绿色的新兴产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开展环境审计试点过程中,将按照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放大环境审计试点的综合效应。
一是探索建立新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所以,逐步建立健全政府环境审计制度,对于推动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环境保护责任,破解当前环境管理困境,改变“唯GDP”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新常态,走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GDP”道路,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兰州将以开展环境审计试点为契机,建立和推行环境审计制度,科学准确地评判政府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为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倒逼产业促升级。
兰州将结合开展环境审计试点工作,用严格的制度约束倒逼落实好各项环保政策措施,让环境审计制度成为落实环境质量责任和追究环境损害责任的重要抓手,使兰州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利用、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三是先行先试出成果。
环境审计工作是一项全新工作,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成果。
兰州将保持一种敢闯敢试的精神,通过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和研究政府环境审计制度的运行机制、技术和政策保障,逐步完善政府环境审计制度实施体系,为全国建立环境审计制度积累实践经验、提供实践基础。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