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科研团队和医药企业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加紧攻关研发,抗击疫情。
其中,病毒检测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病毒检测的速度快慢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隔离、诊断、救治等一系列工作的效率。
日前,国内多个研发攻关团队相继宣布,成功研发出可快速检测病毒的试剂盒/卡。
在专利技术的加持下,创新的“硬核力量”不断显现,成为阻击疫情的有力武器。
加紧攻关,与时间赛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疑似病例6242例,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4.1552万人。
面对数十万计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大量的疑似病例,如何利用更先进的检测技术高效地筛查新冠肺炎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和非感染者是当前防控疫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此,国内许多研发人员呕心沥血,加紧攻关研发快速检测新冠肺炎技术。
2月14日,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布消息称,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指导下,该实验室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单位,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已在实验室和临床完成初步评价。
2月15日,南开大学研发团队宣布,研获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可实现15分钟快速检测新冠病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开大学与国内多所高校及相关生物医药企业的科研团队联合攻关,成功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卡。
其中的快速测试卡可在15分钟左右完成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容易判读、灵敏度高等优势。
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病毒快速检测研究方面,国内多个医药企业利用专利技术成功研发出快速检测病毒试剂盒。
前不久,中关村发布的《首批抗击疫情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清单》显示,共涉及86家企业的138项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其中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博奥晶典)等企业在原有技术平台基础上研发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等多款产品。
此外,重庆两江新区也于日前正式对外发布《两江新区科技赋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能力清单(第一批)》,共涉及11家单位的23项产品或技术。
两江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李洁介绍,由重庆新赛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已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验证,目前正与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西南大学合作,为正式投用做最后准备。
专利加持,寻求突破口
检测病毒的策略通常有两种:
一是检测病毒本身;二是检测人体为了抵抗病毒而产生的抗体。
检测病毒既可以检测抗原,也可以检测核酸(如冠状病毒的RNA)。
如果患者的体液中检测到抗体、抗原或核酸三者中的任何一种,则意味着已被感染。
仅就核酸检测而言,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病毒的基因测序,一种是PCR检测。
基因测序是获得病毒核酸的全部序列信息,而PCR则是针对性地检测核酸上的部分序列。
此次新冠病毒最早就是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发现的。
不过,由于该技术的成本高且技术难度高,目前很难全面推广应用。
为此,在疫情暴发之初,博奥晶典紧急部署技术攻关,在原有技术平台上,依托专利技术已开发出多款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产品,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恒温扩增微流控呼吸道多病毒芯片,以及基于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平台的超广谱病原微生物检测。
其中,核酸检测试剂可对大规模疑似人群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快速筛查。
博奥晶典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表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是在“一种用于检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及其应用(申请号:
CN201510479272.9)”等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新型冠状病毒RNA序列,采用相关发明技术的创新原理,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和探针组,开发相应的病毒检测试剂盒,能够在1小时内获得2种冠状病毒指标的检测结果,快于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目前该产品已经提交国家医疗机器注册申请,获批后有望尽快应用于疫情防控一线。
值得一提的是,博奥晶典针此前对冬季众多病毒会引起肺部炎症急需排查等问题开发的专利技术产品“微流控呼吸道多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芯片”在新冠病毒检测中也发挥了作用。
“通过这款产品,只需采集患者鼻咽拭子、痰液等分泌物样本,便可在1.5小时内一次性检测包含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19种呼吸道常见病毒,达到快速确认新型冠状病毒、同时排查其他引起相似症状病毒感染的目的。”博奥晶典上述负责人表示。
南开大学相关研发团队则在“一种具有线粒体靶向的有机AIE光敏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号:
CN201911022343.7)等专利技术的基础上下,引入AIE DOTS/量子点高性能发光材料作为信号单元,通过大量的研发实验,成功研制出检测卡,大大提高了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初步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检测卡在40例确诊新冠患者血液中成功检出抗体阳性30例(75%),其中IgM阳性16例(40%),IgG阳性28例(70%),在健康对照及非新冠疾病中均未检出。
持续攻关,提高检测率
随着越来越多更优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及时应用,确诊难问题已得到显著改善。
然而,近期频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假阴性”现象应该引起各方的注意。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新冠状病毒的快速、准确检测与确诊仍是科研界与医学界的重要任务。
“一般而言,通过深度挖掘、分析海量的专利大数据,能够快速地锁定目标技术领域的科研团队和重点企业,同时利用专利信息的技术功效矩阵分析,可对比选择多种技术解决方案,为新冠病毒的快速、准确检测寻找技术突破口。” 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北京IP公司)相关负责人经过专利检索后发现,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检索到冠状病毒检测与诊断方面的中国专利申请338项,其中北京冠状病毒检测与诊断相关专利申请量最多,约占总量的24%;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广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正是依托现有的微流控芯片专利技术,博奥晶典自主研发了一套系列化的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核酸检测系统。
目前该系统已推广到全国363家医院、为50余万名患者提供了精准快速的诊断。
北京IP公司上述负责人建议,企服快车面要继续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加速现有科技成果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治疗一线的转化应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另企服快车面,相关研发机构和企业要利用现有的专利技术持续攻关克难,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率。
(本报记者 陈景秋)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