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提供近万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利信息——日前,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疫情防控专题新上线了“防疫专利信息共享平台”功能,免费向社会开放,为各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开展疫情防治工作提供及时、专业的专利信息服务。
此次上线的专利信息共享平台全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专利信息共享平台”,由中国专利信息中心携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下称审协北京中心)共同开发。
自2月7日上线运行以来,该专利信息共享平台受到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反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单位都自发开展相关专利数据检索、分析和数据库构建工作,形成了全社会齐心助力抗疫的生动局面。
与现有相关平台相比,该专利信息共享平台有哪些优势和特色?知识产权报记者就此展开深入采访。
精准施策 盘活专利信息资源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
而信息时代,科技创新大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完成的,这个巨人的“伟岸身躯”,正是上亿条中外专利文献。
可以说,专利信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新、最经济的科技信息库,集技术、经济和法律情报于一体,快速高效地传播世界上前沿的高新技术成果,对指导技术研发有着重要作用。
“专利信息是抗击疫情相关技术研发的一座‘宝藏’。”中国专利信息中心主任徐健说,此次能为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疫情防治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专业化的专利信息服务,是专利工作者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
专利信息利用贯穿技术研发的整个过程,是指导技术研发的有力武器。
科研机构可以通过专利信息追踪行业技术热点,了解技术研发趋势,选择最佳技术方案,攻克技术难关,降低研发成本,规避侵权风险,促进技术成果知识产权化,确定最佳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方案。
有研究显示,有效地利用专利信息可以使研发周期缩短60%,研发成本降低40%。
实践中,有一个恰好专长于专利信息检索和分析的专业群体,他们就是我国的上万名专利审查员。
此次专利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尽遣精兵强将,汇集了审协北京中心相关技术领域近60名专利检索和审查专家。
审协北京中心主任郭雯介绍,为筛选出高质量数据,项目团队反复研究划定技术分支和检索范围,科学构建检索式,兼顾中外文检索和热点文献覆盖,确保每一条入库数据“真枪实弹”。
据介绍,该平台细分为新冠肺炎治疗用药、预防用药、病毒检测、医疗器械、防护产品、环境消毒、废弃物处理、废水处理、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等9大技术领域,34个二级分支,78个三级分支,首批收录新冠肺炎防治各类中外专利文献近万篇。
让用户感到尤为实用的是,平台将各技术领域专利信息依据技术相关度和专利重要性进行排序,便于用户检索和利用。
哪些专利信息对于疫情防治更为重要?郭雯介绍,平台收录的各领域专利文献的排序主要考虑了文献与抗击新冠肺炎主题的相关程度、当前法律状态、申请人/专利权人在行业内的地位、专利产品的产业化程度、专利技术的行业关注度(被引证次数)以及能够产生的社会效益等因素,并经审协北京中心各领域审查专家的专业检索和人工筛查后最终确定。
针对此次平台建设中专利文献的收集评价工作,还参考了当前疫情防控相关热点资讯及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诊疗方案等信息,力争对当前的防疫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大家的努力收到了成效。
上线仅12小时,平台的访问量就突破了1万次。
截至2月11日0时,平台累计访问量达3.85万次,用户遍布全国各地及日本、美国、新加坡等海外地区,累计用户上万名。
同济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致电,反馈用户体验,希望开展进一步专利信息合作。
众志成城 疫情防控斗争必胜
2月3日筹建,2月7日上线。
短短4天时间,构建一个数据精准、结构严谨、功能丰富的专利信息共享平台,这是如何做到的?答案就是专利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2月3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就迅速行动起来,牵头筹划平台建设工作,将初步构想与审协北京中心进行沟通,双方一拍即合,当天即共同组建了平台建设项目组。
中国专利信息中心负责项目总体协调,平台环境开发等,审协北京中心主要承担数据库构建。
双方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随即分工协作,正式启动平台建设。
数据分类、检索和筛选,需要专业团队的参与。
接到任务后,审协北京中心审查员报名通道排起长队,人人都想为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
根据项目要求,经过领域适用性、检索能力、课题研究经验、社会服务经验以及办公条件等几个方面的严格筛选,审协北京中心快速完成人员落实,组建出一支由6个部门近60人组成的专业、高效、务实的项目团队。
为了克服当前疫情防控要求下办公条件带来的困难,优质高效地完成平台构建任务,在各部门处长带领下,项目团队采取了多种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划分不同职能工作组、制定每日工作计划、线上沟通实时反馈、交叉审核确保质量、工作进度日报制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队伍组建,技术分解,文献检索、筛选和排序顺利进行,仅用时84个小时就完成了首批近万条数据入库。“这次能有亲身投入到疫情防控斗争中的机会,我们都倍感珍惜。”来自审协北京中心审业部的项目团队成员温博表示,他曾经于2015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借调一年,如今那里所在的武汉市的疫情防控正值关键时期,之前只能通过微信和电话表达关切,如今可以将全部专业技能和满腔热情都倾注其中,“终于能发上力了。”温博说,“各行各业坚守岗位全力出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必胜。”
弹药充足,更需粮草齐备。
为保证平台响应迅速、运行稳定,中国专利信息中心派出20余名经验丰富的信息化技术专家参与平台开发和维护。
从平台组织协调到系统软硬件环境搭建,从前端界面设计到后台功能开发,直至数据加载、系统部署与调试,大家克服了节后返工的重重阻碍,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推进,不放过任何一个技术细节。
“平台集成了多种检索功能,一键精准搜索专利文献,支持多模式浏览、在线翻译和批量导出。”中国专利信息中心项目团队技术组负责人席文雷介绍,平台采用由其自主研发的CPRS-专利之星核心检索引擎搭建,利用独有的切词技术,结合其特定的检索式与索引文件,可在信息查全与查准之间实现良好平衡。
用户无需注册,直接登录即可清晰、直观地获取重要专利情报。
“让更多的医疗科研工作者了解并获得专利信息资源,更早地将相关信息应用到疫情防控科研中,我们就能更快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双方项目团队表示,将进一步丰富平台数据库资源信息,继续提升数据信息专业性和精准度,并根据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和改进平台功能,定期发布相关课题成果和分析报告,以专业高效的信息服务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利器”。
(记者 王宇 通讯员 袁帅 张丹)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