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小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手机,的确,小米手机作为国产手机品牌,近年来发展迅猛,不仅在国内,在海外同样加速拓展市场。
其实除了手机之外,小米的业务还是挺多的,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还谈到过小米可能在布局快递行业,商标已经准备好了,详情可查看《“小米快递”商标注册成功,小米这是准备进军物流行业了?》。
近日又有网友发现,小米科技向商标局提交的两件“围观”商标已经进入商标公告期,分别是第9类和第41类。
除此之外,还有一枚第38类和第42类“围观”商标处在驳回复审中。
企服快车小编对此很好奇,于是查了一下这个“围观”是什么,却意外发现了小米的一款名为“围观小视频”产品,但这款产品貌似已经于2017就停止运营了。
小米围观小视频于2017年3月1日正式上线,官方写着“围观是一个超级有爱的原创短视频社区,这里有记录生活点滴的平凡人,也有精通才艺十八坊的民间高手......"
为了此项目,小米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进行宣传、招募达人、设置收益规则等等,不过没想到背靠大企业的项目,下载量比起其他的短视频APP来说可谓惨淡,整个项目居然没有什么水花。
短视频行业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猛的一个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达到7.25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6.48亿。市场规模方面,2018年整个视频内容行业的市场规模为1871.3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52.8%,其中短视频市场规模增速最快,从2017年的55.3亿元增长到467.1亿元,同比增长744.7%。
2017年正是短视频行业竞争白热化的时期,小米选择在这个时候入局短视频领域也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仅仅上线几个月就停止运营了呢?
除了行业竞争问题,企服快车小编想可能还跟商标有关系。
我们在上文中提到了,小米当时一共提交了4枚“围观”商标注册申请,都是在2016年11月25日提交的,但是这四枚商标的注册之路并不顺利,就拿注册号为22045215的第9类商标来说吧,小米在2016年11月25日提交商标申请后,因为与别人的在先商标形成近似,2017年8月31日小米收到了商标局的商标驳回通知书,但是小米并没有放弃,其后经过4次驳回复审,终于在今年2月28日取得成功,最终拿下了这枚商标。
早前小米围观小视频可能是因为商标问题停止运营,不过如今商标已经拿下,再加上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放大,短视频市场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挖掘,小米在此时拿到商标,简直是如虎添翼,不知道小米接下来又会有怎样的举动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